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二十四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9:13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舒新城的《故乡》:

  《故乡》分为三篇:①《归程杂拾》;②《故乡琐记》;③《资湘漫录》。《故乡》描写内地农村社会风貌和农村家庭生活。他与沈从文不同,舒新城写的是老中国儿女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是典型的小农社会的农民,是内地乡村社会的日常琐事,朴实、平凡,没有沈从文笔下的神奇、绚烂和诗意,也没有半点夸张、做作和渲染。

  鲁彦的旅行记和故乡随笔:

  散文集《驴子和骡子》、《旅人的心》。旅行行记如《厦门印象记》、《西安印象记》等,描述当地风光和城市生活的情景。《旅人的心》抒写两代人背井离乡的不同心情。

  鲁彦散文朴实自然,他以诗人的感受和小说家的笔法叙说日常生活,善于进行细致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抒发内心感受,作品有浓郁的抒情气息。语言风格“优美而朴质”。

  吴伯箫的《羽书》:

  《白天与黑夜》、《街头夜》,这时散文结集为《羽书》。他借着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展开辽远的遐思和亲切的回忆,表现他对乡土、祖国、历史的热情眷恋。他多方铺排,纵笔挥洒,把自己的感受的生活情趣淋淳尽致地表现出来,具有梁遇春“快谈、纵谈、放谈”的作风。

  芦焚的《黄花苔》:

  这时期散文集《黄花苔》、《江湖集》,抗战期间,《看人集》、《上海手札》、《夏候杞》、《上海续札》等。较之沈从文的《湘记散记》更带有现代生活实感,反映30年代乡村的衰败和动荡。

  沈从文唱的是边城牧歌,芦焚唱的是内地乡村破产的挽歌,给人的感觉是忧郁和沉重。

  芦焚散文偏重记事写人,明显带有小说化倾向。

  柯灵的《望春草》:

  《望春草》第四辑“龙山杂记”写于来沪前夕,取材于家乡龙山的景物风光和生活琐事,带有一点“多愁善感”、“吟风弄月”的“才子气”。《三月》、《秧歌》歌唱故乡人民的幻想、娱乐和希望;《路亭》、《野渡》描述乡间特有风物;《闸》歌颂水乡人民与大自然搏斗;《古宅》、《遗事》叙写旧式大家庭没落衰亡的故事。柯灵散文写出越中半开化城镇水乡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自有灵动清丽的魅力。

  柯灵讲究散文的艺术性,力求各篇情调统一,结构完整、语言优美。行文从容流利,思路活泼开展,形成流动飘逸的议风。

  方敬的《风尘集》:

  《风尘集》大多是叙说家乡人事哀乐的。方敬散文以委婉细腻、情意缠绵而具有自己的特色。他这时还创作了一些内心独语式的散文诗,收入《雨景》。

  上述大多来自乡村的青年散文作者,他们怀念乡村生活,缅怀童年,但又惊诧于岁月流逝所带来的人事变迁;向往乡野生活,又不能不直面农村破产凋敝的严酷现实;怀念故乡乡土民风,又叹惜内地闭塞、落后、贫困和旧习惯的顽固、保守。他们一直保持“乡下人”的气质,各家的艺术风格虽不同,但都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文艺色彩。他们的乡土散文丰富了30年代散文的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发展了五四时期鲁迅等开创的乡土文学传统,对文艺散文创作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四、“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萧红:

  以小说《生死场》知名于世。以悄吟为笔名出过《商市街》,在萧红为笔名出过《桥》、《萧红散文》。萧红散文细腻、真切的风格,正是得力于深刻的生活实感。

  萧军:

  诗文集《绿叶的故事》,散文集《十月十五日》和《侧面》。《病中的礼物》和《十月十五》二文记叙鲁迅病中的神态和逝世的情景,表达自己对鲁迅的尊敬和爱戴。萧军散文直接显示他的倔强刚直的个性,从不掩饰他的爱憎褒贬,从不闪烁其辞,坦白爽快,刚劲有力。

  李辉英:

  散文集《再生集》,他的作品描写东北沦陷后各方面的生活,揭露日伪统治的残暴和黑暗,反映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和抗争,深刻再现了东北沦陷区的真实面貌。人称“东北李”,与艾芜“西南艾”相对应。

  作者是小说家,记事写人较为老练,注重选取题材、提炼和压缩故事,力求写和短小精练。

  东北作家群的其它作家:

  戴万平《长春道中》、《四等车中》以旅途见闻的形式,揭露了敌伪准备“登基大典”而随意杀人民的罪行。

  舒群《归来之前》抒写告别家人、恋人和乡土,被迫逃亡的情景。

  白朗《沦陷前后》,抒写九一八后,同丈夫一同投入抗日救亡地下活动的经过。

  穆木天的《秋日风景画》回忆东北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

  孟十还的《东北来客谈》透露东北义勇军英勇抗战的消息。

  端木蕻良的《有人问起我的家》抒写失地流亡的痛苦和悲愤。

  东北作家群身受失地流亡之苦,充满爱国激情,他们的散文作品,在30年代民族危机深重、抗日救亡呼声高涨的紧要关头,发挥了散文“轻骑兵”的战斗功能,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在现代散文史上,他们开拓了新的题材和主题,进一步密切了散文和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关系,为下一时期抗战文学的全面发展开了先路。

  以散文来广泛反映城乡社会生活是30年代前期散文的显著成就。“使文章和现实生活发生关系”终于形成当时散文创作的主导倾向。这时期各位作家的题材不一,形式不同,风格也丰富多彩,追求散文的真实性、现实性和社会性,表现出广阔的发展趋势。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历史类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二十四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zl_lsl/9704.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二十四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12:29:13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舒新城的《故乡》:

  《故乡》分为三篇:①《归程杂拾》;②《故乡琐记》;③《资湘漫录》。《故乡》描写内地农村社会风貌和农村家庭生活。他与沈从文不同,舒新城写的是老中国儿女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是典型的小农社会的农民,是内地乡村社会的日常琐事,朴实、平凡,没有沈从文笔下的神奇、绚烂和诗意,也没有半点夸张、做作和渲染。

  鲁彦的旅行记和故乡随笔:

  散文集《驴子和骡子》、《旅人的心》。旅行行记如《厦门印象记》、《西安印象记》等,描述当地风光和城市生活的情景。《旅人的心》抒写两代人背井离乡的不同心情。

  鲁彦散文朴实自然,他以诗人的感受和小说家的笔法叙说日常生活,善于进行细致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抒发内心感受,作品有浓郁的抒情气息。语言风格“优美而朴质”。

  吴伯箫的《羽书》:

  《白天与黑夜》、《街头夜》,这时散文结集为《羽书》。他借着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展开辽远的遐思和亲切的回忆,表现他对乡土、祖国、历史的热情眷恋。他多方铺排,纵笔挥洒,把自己的感受的生活情趣淋淳尽致地表现出来,具有梁遇春“快谈、纵谈、放谈”的作风。

  芦焚的《黄花苔》:

  这时期散文集《黄花苔》、《江湖集》,抗战期间,《看人集》、《上海手札》、《夏候杞》、《上海续札》等。较之沈从文的《湘记散记》更带有现代生活实感,反映30年代乡村的衰败和动荡。

  沈从文唱的是边城牧歌,芦焚唱的是内地乡村破产的挽歌,给人的感觉是忧郁和沉重。

  芦焚散文偏重记事写人,明显带有小说化倾向。

  柯灵的《望春草》:

  《望春草》第四辑“龙山杂记”写于来沪前夕,取材于家乡龙山的景物风光和生活琐事,带有一点“多愁善感”、“吟风弄月”的“才子气”。《三月》、《秧歌》歌唱故乡人民的幻想、娱乐和希望;《路亭》、《野渡》描述乡间特有风物;《闸》歌颂水乡人民与大自然搏斗;《古宅》、《遗事》叙写旧式大家庭没落衰亡的故事。柯灵散文写出越中半开化城镇水乡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自有灵动清丽的魅力。

  柯灵讲究散文的艺术性,力求各篇情调统一,结构完整、语言优美。行文从容流利,思路活泼开展,形成流动飘逸的议风。

  方敬的《风尘集》:

  《风尘集》大多是叙说家乡人事哀乐的。方敬散文以委婉细腻、情意缠绵而具有自己的特色。他这时还创作了一些内心独语式的散文诗,收入《雨景》。

  上述大多来自乡村的青年散文作者,他们怀念乡村生活,缅怀童年,但又惊诧于岁月流逝所带来的人事变迁;向往乡野生活,又不能不直面农村破产凋敝的严酷现实;怀念故乡乡土民风,又叹惜内地闭塞、落后、贫困和旧习惯的顽固、保守。他们一直保持“乡下人”的气质,各家的艺术风格虽不同,但都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文艺色彩。他们的乡土散文丰富了30年代散文的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发展了五四时期鲁迅等开创的乡土文学传统,对文艺散文创作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四、“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萧红:

  以小说《生死场》知名于世。以悄吟为笔名出过《商市街》,在萧红为笔名出过《桥》、《萧红散文》。萧红散文细腻、真切的风格,正是得力于深刻的生活实感。

  萧军:

  诗文集《绿叶的故事》,散文集《十月十五日》和《侧面》。《病中的礼物》和《十月十五》二文记叙鲁迅病中的神态和逝世的情景,表达自己对鲁迅的尊敬和爱戴。萧军散文直接显示他的倔强刚直的个性,从不掩饰他的爱憎褒贬,从不闪烁其辞,坦白爽快,刚劲有力。

  李辉英:

  散文集《再生集》,他的作品描写东北沦陷后各方面的生活,揭露日伪统治的残暴和黑暗,反映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和抗争,深刻再现了东北沦陷区的真实面貌。人称“东北李”,与艾芜“西南艾”相对应。

  作者是小说家,记事写人较为老练,注重选取题材、提炼和压缩故事,力求写和短小精练。

  东北作家群的其它作家:

  戴万平《长春道中》、《四等车中》以旅途见闻的形式,揭露了敌伪准备“登基大典”而随意杀人民的罪行。

  舒群《归来之前》抒写告别家人、恋人和乡土,被迫逃亡的情景。

  白朗《沦陷前后》,抒写九一八后,同丈夫一同投入抗日救亡地下活动的经过。

  穆木天的《秋日风景画》回忆东北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

  孟十还的《东北来客谈》透露东北义勇军英勇抗战的消息。

  端木蕻良的《有人问起我的家》抒写失地流亡的痛苦和悲愤。

  东北作家群身受失地流亡之苦,充满爱国激情,他们的散文作品,在30年代民族危机深重、抗日救亡呼声高涨的紧要关头,发挥了散文“轻骑兵”的战斗功能,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在现代散文史上,他们开拓了新的题材和主题,进一步密切了散文和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关系,为下一时期抗战文学的全面发展开了先路。

  以散文来广泛反映城乡社会生活是30年代前期散文的显著成就。“使文章和现实生活发生关系”终于形成当时散文创作的主导倾向。这时期各位作家的题材不一,形式不同,风格也丰富多彩,追求散文的真实性、现实性和社会性,表现出广阔的发展趋势。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