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自考《古文史二》考前串讲资料(简答部分)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7:03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简述欧阳修散文平易的文风P31

  ○1欧阳修的文章平易近人、纡曲蕴藉。他继承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要求,摒弃了怪奇的文风,能愈雄健于畅达,在平常中见隽远。

  ○2在文体形式上,他的散文并没有有意避免偶俪现象而是适当地吸取骈文的有益成分,增加了散文的节奏感和情韵之美,并将古文笔法融入制诰表启等骈文写作之中,开创了宋代四六文的新体式。在欧阳修的努力下,古文在文章写作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欧氏的平易文风也成为宋文的代表文风。

  2、简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特点P54:.

  ○1柳永的词作中所描写的大多是以身分更为确定的歌妓为描写对象。

  ○2由于柳永与与她们接触较多,理解并同情她们的遭遇和内心痛苦,因而除了一般的描摹她们的玉肌琼艳、表现她们欢聚别离之外,柳词还更细致地写道她们的身世经历和心理活动,如写她们“刚被风流沾惹”的羞怯。

  ○3一般来说,这些歌妓的形象是泛化的,并非特指,表明这些词是为投合一般读者的欣赏要求而制作的。

  3、简析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观P78

  黄庭坚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诗歌创作主张。

  ○1在创作中,他有意放弃了白居易以来的诗歌讽喻传统,很少在诗中议论时政,而将创作的重心放在展现个人的精神世界方面。

  ○2他又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反对在诗中豪无节制地表现各种感情,而以 “养心治性”为根本目的。

  ○3由于黄诗中有意排斥了反映民生、议论时政的创作题材,因而使他的诗歌世界受到很大的局限,使人感到诗人有意回避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

  4.简述杨成斋体的特点P112

  ○1杨成斋体的特点首先是,善于以诗人的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事物的生动形象,同是赋物写景,但杨万里并非纯客观地一笔一笔细致描绘,而是抓住在瞬间打动诗人的生动印象,让它保持全部的新鲜感呈现在读者面前。

  ○2其次是语言幽默,诙谐洒脱,处处展露出诗人的透脱胸襟。诗人随触而发,在适当的情景中巧生联想,揭发习惯的可笑,揭示某些生活哲理,流露出诗人的涵养和卓识。

  ○3另外,语言通俗生动,一改江西诗派专事搜求书面语源、无一字无来历的做法,大量化用口语俚语入诗。

  5.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12

  ○1陆诗的爱国情感,表现在抒情的强度和频度上,诗人自觉将“一饭一忧国”的精神贯穿到生活和诗歌的创作中。除直接描写“从军乐事”、怒斥“诸公尚守和亲策”之外,生活中登山临水、览物赏花、题画作书,触目所见所感,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勾起他的忧国心、报国志。

  ○2陆游的大量涉及山川景物、农村风俗、民生疾苦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但基本上可以概括在“闲适”的题目下。这些作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他所领略的宦海风波和人生忧患。

  6.简述辛弃疾排遣苦闷的途径P137

  诗人排遣苦闷的有两条主要途径:

  ○1一是向千古江山、风流人物寻觅知音,登临吊古、咏叹兴亡成为辛词最常见的题材。而吊古之作往往集中于历史上南北征战、英雄辈出的时代和古迹,追怀的人物也是那此一世豪杰。

  ○2二是向自然寻求友朋,自然山水因而成为诗人英雄性格的化身或见证,为诗人奔走于笔下。自然景物在辛词中显得极富生命感和人情味,获得一种特殊的表现。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水自然中,为自己活跃的生命寻找到另一块更广阔的天地。

  7.简述辛词的婉约词风P140

  ○1运用婉约的风格而寓以“伤人心别有怀抱”,是辛弃疾的一大擅长。如词境深婉的《青玉案。元夕》。

  ○2辛词更善于借婉约的故事写政治的哀怨,为柔媚之词注入骨气,如《摸鱼儿》表面写《长门赋》的故事,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当国者的怨恨和希冀,作者赋予这个题材本身以更深刻的含义。而在运用婉约的形象、语言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所写的“宫怨”故事本身也非常哀婉动人。

  8.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首先,他以其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并参加了演出实践活动,促使杂剧艺术体制趋于完备。

  ○2其次,关剧题材广阔,无所限制,丰富多样,从而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戏曲多方面地表现功能。塑造了一大批身份不同、地位不一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3最后

[1]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历史类自考《古文史二》考前串讲资料(简答部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zl_lsl/5741.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古文史二》考前串讲资料(简答部分)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12:27:03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简述欧阳修散文平易的文风P31

  ○1欧阳修的文章平易近人、纡曲蕴藉。他继承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要求,摒弃了怪奇的文风,能愈雄健于畅达,在平常中见隽远。

  ○2在文体形式上,他的散文并没有有意避免偶俪现象而是适当地吸取骈文的有益成分,增加了散文的节奏感和情韵之美,并将古文笔法融入制诰表启等骈文写作之中,开创了宋代四六文的新体式。在欧阳修的努力下,古文在文章写作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欧氏的平易文风也成为宋文的代表文风。

  2、简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特点P54:.

  ○1柳永的词作中所描写的大多是以身分更为确定的歌妓为描写对象。

  ○2由于柳永与与她们接触较多,理解并同情她们的遭遇和内心痛苦,因而除了一般的描摹她们的玉肌琼艳、表现她们欢聚别离之外,柳词还更细致地写道她们的身世经历和心理活动,如写她们“刚被风流沾惹”的羞怯。

  ○3一般来说,这些歌妓的形象是泛化的,并非特指,表明这些词是为投合一般读者的欣赏要求而制作的。

  3、简析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观P78

  黄庭坚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诗歌创作主张。

  ○1在创作中,他有意放弃了白居易以来的诗歌讽喻传统,很少在诗中议论时政,而将创作的重心放在展现个人的精神世界方面。

  ○2他又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反对在诗中豪无节制地表现各种感情,而以 “养心治性”为根本目的。

  ○3由于黄诗中有意排斥了反映民生、议论时政的创作题材,因而使他的诗歌世界受到很大的局限,使人感到诗人有意回避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

  4.简述杨成斋体的特点P112

  ○1杨成斋体的特点首先是,善于以诗人的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事物的生动形象,同是赋物写景,但杨万里并非纯客观地一笔一笔细致描绘,而是抓住在瞬间打动诗人的生动印象,让它保持全部的新鲜感呈现在读者面前。

  ○2其次是语言幽默,诙谐洒脱,处处展露出诗人的透脱胸襟。诗人随触而发,在适当的情景中巧生联想,揭发习惯的可笑,揭示某些生活哲理,流露出诗人的涵养和卓识。

  ○3另外,语言通俗生动,一改江西诗派专事搜求书面语源、无一字无来历的做法,大量化用口语俚语入诗。

  5.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12

  ○1陆诗的爱国情感,表现在抒情的强度和频度上,诗人自觉将“一饭一忧国”的精神贯穿到生活和诗歌的创作中。除直接描写“从军乐事”、怒斥“诸公尚守和亲策”之外,生活中登山临水、览物赏花、题画作书,触目所见所感,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勾起他的忧国心、报国志。

  ○2陆游的大量涉及山川景物、农村风俗、民生疾苦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但基本上可以概括在“闲适”的题目下。这些作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他所领略的宦海风波和人生忧患。

  6.简述辛弃疾排遣苦闷的途径P137

  诗人排遣苦闷的有两条主要途径:

  ○1一是向千古江山、风流人物寻觅知音,登临吊古、咏叹兴亡成为辛词最常见的题材。而吊古之作往往集中于历史上南北征战、英雄辈出的时代和古迹,追怀的人物也是那此一世豪杰。

  ○2二是向自然寻求友朋,自然山水因而成为诗人英雄性格的化身或见证,为诗人奔走于笔下。自然景物在辛词中显得极富生命感和人情味,获得一种特殊的表现。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水自然中,为自己活跃的生命寻找到另一块更广阔的天地。

  7.简述辛词的婉约词风P140

  ○1运用婉约的风格而寓以“伤人心别有怀抱”,是辛弃疾的一大擅长。如词境深婉的《青玉案。元夕》。

  ○2辛词更善于借婉约的故事写政治的哀怨,为柔媚之词注入骨气,如《摸鱼儿》表面写《长门赋》的故事,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当国者的怨恨和希冀,作者赋予这个题材本身以更深刻的含义。而在运用婉约的形象、语言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所写的“宫怨”故事本身也非常哀婉动人。

  8.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首先,他以其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并参加了演出实践活动,促使杂剧艺术体制趋于完备。

  ○2其次,关剧题材广阔,无所限制,丰富多样,从而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戏曲多方面地表现功能。塑造了一大批身份不同、地位不一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3最后

[1]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