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自考选考科心理学(一)资料二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8:50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内容: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3.对自身的觉知。

  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行为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能集中注意。

  2.自动化意识状态:按一定目的完成任务,意识参与少,变为自动化。注意要求少,并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意识与睡眠做梦之间。醒着做梦。不需要集中注意。意识处于迷糊状态。

  4.睡眠状态:虽然有意识活动,但自身并没意识到。

  无意识:个体不能察觉到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伊德似的说法,无意识中包括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理论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察觉到。

  二、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序。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有用的给以反应,排除无用的干扰。

  2.维持功能:保持,持续的紧张状态。

  3.调节功能:注意转变,实现活动转变,适应环境。

  注意与意识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决定意识的内容。

  2.密不可分:

  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

  自动化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意识的参与较少;

  白日梦状态,意识变化注意极少,紧张性低;

  睡眠状态,无意识,注意停止。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和人自身状态引起。

  2.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个人意志。

  3.随意后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形式。类似随意,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即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有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人和动物都存在,主要是睡和醒周期性循环。还有一些生理方面节律变化。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四、睡眠阶段及脑电波特点!

  睡眠作用:1.恢复机能2.保护自己

  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为β波,13-20cps ,频率快,振幅小。

  第一阶段:过渡期,α 8-12,频率慢,振幅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θ4-7,频率更慢

  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 2-4,振幅极大,梦游,呓,尿床

  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呼吸心跳不规则,难唤醒,做梦。

  再转为轻睡期,一夜4-6循环。

  五、失眠种类:

  1.情景性:生活环境改变引起暂时性失眠。

  2.假性:个体差异造成心理上的失眠感。

  3.失律失眠:突然生活程序改变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4.药物性:咖啡因导致精神兴奋,对安眠药物的依赖引起。

  表现: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容易惊醒,醒后难入睡。

  六、梦:人在睡眠中尤是快速眼动时,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梦的特征:1.梦境与自己有关,自我中心,倾向于来自个体的内部冲突。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有一定性别差异。3.睡眠中,内在,外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梦的心理学原理:梦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

  梦有预见性:是由于身体内部刺激引起,刺激没达到感觉阈限时,白天清醒下不易觉察到,但进入睡眠后,大部分神经细胞处抑制状态。微弱的刺激相对强烈起来。可以觉察到但无法控制,因此就可能将它与其它有关事物不自觉联系起来构成梦。

  七、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在特殊环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

  催眠诱导:运用暗示性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程序,引起人们被动放松,反应降低,注意狭窄,幻觉增强。

  催眠状态下心理特征: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幻听,幻视在无刺激下。3.解除抑制:不受任何约束。4.对催眠记忆消失。

  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巴伯尔,斯潘诺斯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希尔加德:两个层面同时进行,一层接受暗示后,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二层被掩蔽的,当时难以觉察的意识,性质较真实,又称隐蔽观察者。

  八、心理促动药物:使用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个体,感觉,情绪,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种类:1.镇静剂:鸦片,海洛因,吗啡。2.兴奋剂: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安非他明。3.迷幻剂。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教育类自考选考科心理学(一)资料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zl_jyl/9036.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选考科心理学(一)资料二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12:28:50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内容: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3.对自身的觉知。

  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行为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能集中注意。

  2.自动化意识状态:按一定目的完成任务,意识参与少,变为自动化。注意要求少,并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意识与睡眠做梦之间。醒着做梦。不需要集中注意。意识处于迷糊状态。

  4.睡眠状态:虽然有意识活动,但自身并没意识到。

  无意识:个体不能察觉到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伊德似的说法,无意识中包括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理论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察觉到。

  二、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序。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有用的给以反应,排除无用的干扰。

  2.维持功能:保持,持续的紧张状态。

  3.调节功能:注意转变,实现活动转变,适应环境。

  注意与意识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决定意识的内容。

  2.密不可分:

  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

  自动化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意识的参与较少;

  白日梦状态,意识变化注意极少,紧张性低;

  睡眠状态,无意识,注意停止。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和人自身状态引起。

  2.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个人意志。

  3.随意后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形式。类似随意,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即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有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人和动物都存在,主要是睡和醒周期性循环。还有一些生理方面节律变化。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四、睡眠阶段及脑电波特点!

  睡眠作用:1.恢复机能2.保护自己

  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为β波,13-20cps ,频率快,振幅小。

  第一阶段:过渡期,α 8-12,频率慢,振幅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θ4-7,频率更慢

  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 2-4,振幅极大,梦游,呓,尿床

  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呼吸心跳不规则,难唤醒,做梦。

  再转为轻睡期,一夜4-6循环。

  五、失眠种类:

  1.情景性:生活环境改变引起暂时性失眠。

  2.假性:个体差异造成心理上的失眠感。

  3.失律失眠:突然生活程序改变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4.药物性:咖啡因导致精神兴奋,对安眠药物的依赖引起。

  表现: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容易惊醒,醒后难入睡。

  六、梦:人在睡眠中尤是快速眼动时,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梦的特征:1.梦境与自己有关,自我中心,倾向于来自个体的内部冲突。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有一定性别差异。3.睡眠中,内在,外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梦的心理学原理:梦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

  梦有预见性:是由于身体内部刺激引起,刺激没达到感觉阈限时,白天清醒下不易觉察到,但进入睡眠后,大部分神经细胞处抑制状态。微弱的刺激相对强烈起来。可以觉察到但无法控制,因此就可能将它与其它有关事物不自觉联系起来构成梦。

  七、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在特殊环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

  催眠诱导:运用暗示性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程序,引起人们被动放松,反应降低,注意狭窄,幻觉增强。

  催眠状态下心理特征: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幻听,幻视在无刺激下。3.解除抑制:不受任何约束。4.对催眠记忆消失。

  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巴伯尔,斯潘诺斯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希尔加德:两个层面同时进行,一层接受暗示后,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二层被掩蔽的,当时难以觉察的意识,性质较真实,又称隐蔽观察者。

  八、心理促动药物:使用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个体,感觉,情绪,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种类:1.镇静剂:鸦片,海洛因,吗啡。2.兴奋剂: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安非他明。3.迷幻剂。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