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医学心理学”串讲资料(北大心理系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5:53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旧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新的医学模式: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
人们把临床心理学看作是心理学的具体知识和技术运用与医学临床实践,解决医学领域特别是精神疾病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的科学,主要是在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的防治领域中起作用。在理论上,它与普通心理学在一起,从正、反两个方面更全面地说明人的整个心理现象。
健康心理学也可以说是心理学和行为医学在公共卫生学和预防医学中具体应用的必然结果。它着重研究在促进和保持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鉴定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病因学和诊断学问题以及改进医学制度和制定保健等有关的问题。
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情绪、人格特征、行为习惯、动机冲突、谚语暗示。
行为:指机体外观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
习惯:指无需经过特殊训练,只是由于经常重复而形成的对于实现某种自动化的需要或倾向。
不良行为习惯:指那些能损害人体健康的需要或倾向,如不良饮食行为、不良性行为、吸烟行为、药物滥用和酗酒以及赌博行为等。
“医源性疾病”是一些医护人员出言不慎而给病人不良暗示造成的;某些精神官能症如神经衰弱和癔病往往是由理暗示造成或加重的。
简答:医学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以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为其研究对象的。其任务有:
1.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起作用的规律。
2. 为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而提供全面、合理、有效的理论方法和措施。
简答: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P15
论述:情绪对人体的影响 P16
简答:人格特征对人体的影响P17
简答:言语暗示对人体的影响P19
第二章 心理应激
调查统计,二战前,死亡原因主要是传染病,二战后,主因转变为与精神因素(或说心理应激)有关的心脑血管病、癌症、意外事故等。
心理应激,又可称为心理压力、紧张状态、紧张刺激等。
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
应激对人的利弊:P30-31
应激源是机体内、外环境向有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付的要求,并可能导致应激反应的紧张性刺激物。
刺激源包括: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文化性应激源及其它应激源
生物性应激源:是借助于人的肉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
心理性应激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中经常发生的动机冲突、挫折情境、人际关系失调以及预期的或回忆性的紧张状态。
社会文化因素是造成人的应激状态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应激源。尤其是急剧的社会文化的大变动,如战争、“文革”带来的应激作用是普遍而严重的。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一年中的变动单位总和在150以下,在来年可健康;总和150-300,有50%的来年可能生病;超过300的,70%来年可能生病。
应激状态产生必定有应激源,但有了应激源不一定必然产生应激状态。
对应激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抑郁、愤怒反应。
对应激的行为动作反应包括攻击性行为、抑郁或逃避性行为等。攻击性行为是在应激状态下人们较常采取的一种与愤怒情绪相关的行为反应方式。攻击可直接指向造成应激状态的人或事物,称为直接攻击,方式可为嘲笑、漫骂、打人甚至杀人。攻击性行为也可采用间接方式,当攻击目标过强大时、惹不起或不能攻击时,就把攻击转向较弱的对象,所谓找“替罪羊”。
对应激的心理防卫反应,是人处于应激状态下,其内在心理活动具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平衡的适应性反应。(例如:“酸葡萄”故事)
适应性疾病(或应激状态病):指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各种反应本来是要防止身心受损,是一种防御性机制。但如果防御反应不适当,特别是过度的反应,往往又会危及到人的生理生化和心理机能,甚至造成一系列与应激状态有明显关系的疾病。(随时代发展而增多,有人称其“现代文明病”)
应激状态及由此引发的不良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已构成当今威胁人类心身健康,造成疾病和死亡最严重、最可怕的因素。是现代人类真正的瘟疫。
精神症是由于精神因素(心理应激状态)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神经症:神经衰弱、癔病、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
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督3个功能,在应激状态下,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应激状态的减少与消除:
1. 较少应激源
2. 增强主体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
1) 培养良好的个性 2)加强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3)提高实际应付能力 4)获取社会支持 5)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运用
3.药物应用及心理治疗
简答:生物性应激源 P33
简答:心理性应激源 P33-34
论述:应激状态形成的条件
1. 与应激本身有关的因素
1) 应激事件本身的强度。应激事件的强度与事件信息量大小有关。
2) 应激事件作用事件长短。应激事件本身的强度虽然小,如果持续作用时间长,由于积累的作用,也可能造成应激状态。
3) 事件发生的方式。事件发生的方式不同,在影响强度上也会不同。突如其来、预料之外的外界因素,刺激效应最大;反复出现,实先已经预料到,做好了精神准备或自己能应付的外界刺激,应激较小。
2. 与主体有关的因素
1) 身体素质和精神类型。对于强而不均衡型的人,在应激事件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心理的不平衡和强烈的情绪反应,较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弱型的人由于精神系统的机能较弱而情绪体验特别深刻和敏感,也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产生心理应激状态。
2) 人格、气质特点
3) 兴趣爱好、理想志向的特点。
4) 道德、信仰、价值观的不同。
5) 人的生活和当时的心理状态。
论述:对应激的生理反应 P44-45
第三章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心身医学又称心理生理医学,它既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医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心身医学的特点,除了强调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外,还特别注重这些因素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特殊条件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
心身疾病,是指那些主要的或完全的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主要呈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这些疾病通常都有形态上的基础,即在生理机能或组织结构上有具体而明确的损害,因此,又有人称之为心理生理障碍。对心身疾病的诊断不仅要体检,且需要心理检测,以找出心理-社会因素方面的指征,尤其是情绪因素;同时对病人身体素质和任何特征作出评定。
器质性疾病:由于微观结构或身体创伤造成的组织损伤。如阑尾炎、骨折。
转换性反应: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在病人身上无结构损伤的基础而只是丧失机能。如癔病性耳聋、癔病性瘫痪。
疑病症:无理由的或神经性恐怖促成的躯体障碍。
心身疾病的范围:
1)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疼、心绞痛、雷诺氏病、心动过速。
2) 肠胃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精神性厌食症。
3) 泌尿生殖系统:排尿障碍、阳痿、阴冷、月经失调痛经。
4)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
5)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慢性呃逆。
6) 皮肤:寻麻疹、斑秃、神经性皮炎。
7) 肌肉和骨骼系统:周疼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 2)心理-生理因素
简答:情绪是怎样引起心身疾病的?P69
简答: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由多种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相互作用下造成的。因此,心身疾病的预防不应只着眼于生物学因素,而应从更多的方面来设计预防方案和措施,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1. 做好传统的预防措施。确立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条理饮食;控制体重;坚持锻炼。
2. 加强心理性预防措施。情绪自控;会自我放松;适当参加娱乐和社交活动。
3. 增加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尽量减少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
此外,心身疾病的预防,还应强调从青年作起。
第四章 疼痛的心理问题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也是临床医生最常遇到的病人的一种主诉。
疼痛症状:疼痛不是客观可测量的指标,而是主观体验,是痛感觉,伴随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疼痛于机体的组织损伤相联系;与某种心理状态相联系。
痛感觉的特点:
1) 对痛觉感受器来说,没有一定的适意刺激。它可由机械、温度、放射能、化学和电的种种刺激所引起,只要达到一定强度,并成为机体的破坏性刺激时,都可以引起痛觉。
2) 痛觉的适应性很低,象嗅觉、触觉等很容易适应,唯有痛觉并不会因致痛刺激连续作用而减弱,有时反而加强。
3) 痛觉常常难以精确地决定位置。
4) 痛觉产生的时候,总伴有不愉快的情绪。
影响疼痛客观因素:1-环境因素 2-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3-性别和年龄因素。
影响疼痛心理因素:1-注意力的转移 2-情绪 3-人格因素
研究发现,对疼痛的忍耐力,白人比黑人强,黑人比亚洲人强;一般女性比男性对疼痛更敏感。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常有精神异常的表现。凡疼痛历时半年以上,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发作数小时,就称为慢性疼痛。
功能性头痛:偏头疼(偏头疼型血管性头疼)、紧张性或神经性头疼(肌肉收缩性或情绪性头疼)、混合性头疼、精神病源性头疼,一般没有器质损伤的基础,主要归属于神经质性,即功能性的头疼。
简答:疼痛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意义
1. 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2. 疼痛是身体异常状态的一种报警。
3. 疼痛是机体逃避或战胜外界有害的敌对因素的动员信号。
4. 疼痛可以是一种心理防御性症状。
5. 疼痛的情绪反应可以成为一种恶性刺激。
第五章 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
冠心病:或称缺铁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循环改变(或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包括急性、暂时性的供血不足和长期的慢性供血不足。
冠心病分5个类型:1-心绞痛 2-心肌梗塞 3-心律失常 4-缺铁性心脏病中的心理衰竭 5-原发性心脏骤停(猝死)
冠心病在发达国家造成的死亡率是所有疾病死亡率的1/3以上。冠心病的致病原因有人列出200多种,公认的有:遗传素质、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运动过少、心理应激等。
每日吸烟20支的人,患冠心病比常人高3.5倍,死亡率高6倍。
冠心病人心理、生理反应特点:P110-111
简答: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或其它心身疾病)
1. 不同地区差异(不同社会生活环境)对冠心病的影响。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一个共同趋势,即工业发达国家大大高于不发达国家;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
2. 不同社会分工(职业)对冠心病的影响:
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高;国家机关的负责干部发病率最高。在具体职业中,紧张度较高的专业如汽车司机、电车司机、机场调度员、消防队员等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偏高。
3. 不同生活遭遇(生活事件、社会变动)对冠心病的影响
丧妻后的男性,冠心病发病率高达40%。
有不可抑制的野心,争强好胜的驱力、敌意、醉心于工作,慢性时间紧张紧迫感等,有这一类行为特征的人被称为“A型行为类型”。
对A型行为的评估主要是采用问卷法。又分口头问卷和书面问卷。
简答:“A型行为类型”人的特点:
1. 争强好胜,喜爱竞争,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总想多出成绩,在任何职业的或非职业的活动中都力求超过别人;
2. 常有时间紧迫感和匆忙感,性情急噪,缺乏耐心,珍惜时间,做事求快,行动较迅速。
3. 情绪易波动,爱发脾气,常有敌意情绪倾向。
简答: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的关系: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有较密切的关系。即冠心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都与A型行为类型有较高相关。
弗里德曼对3000多正常人随访8年,每年复查一次,结果表明,发生冠心病的机率,A型行为类型是B型的2倍多;发生心肌梗死者,A型行为类型是B型的2倍多;因心脏病死亡者,A型行为类型是B型的2倍多;心梗复发者,A型行为类型是B型的5倍多。
简答:对冠心病进行的一般性行为预防对策:
1. 普及宣传一般性心血管知识和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作用。
2. 调整、矫正或减弱A型行为类型的表现特征。
3. 设法避免或减少A型行为的不良影响。
4. 加强行为保健措施:
1) 在生活和工作中适当控制或降低紧张度;
2) 提倡生活多样化,增加娱乐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3) 增加体力活动量;
4) 推广各种自我保健方法及松弛反应训练方法;
5. 调整或改造饮食行为:
1) 以清淡饮食习惯代替过咸、过甜的饮食习惯;
2) 积极开展劝阻吸烟和酗酒行为的活动。
第六章 高血压与脑卒中的问题
全世界1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在我国,发病最高的是西藏,第二是北京。一般倾向表明,北方高于南方。
正常血压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21.28/12.64kPa为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分界。即收缩压超过21.28 kPa或舒张压超过12.64kPa定位高血压。
高血压从病源学上可分2类: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原因尚不清楚的高血压病,以慢性血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细小动脉在初期发生痉挛,在后期发生硬化。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是由于其它有关疾病所造成的高血压病,只占病人总数的10%左右。
造成高血压的有关因素:1-遗传因素 2-食盐摄入量 3-吸烟 4-年龄因素 5-肥胖因素 6-心理社会应激因素。
脑血管病(中医称中风,俗称脑卒中)是指由于供应脑的动脉或静脉系统的病变而引起脑损害的一组疾病。具体分为:1-缺铁性脑血管病 2-出血性脑血管病 3-高血压脑病 4-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24.1%)与冠心病、恶性肿瘤一起,构成我国人口的3大死因。
简答:遵循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说明高血压病的形成。P144
简答: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行为治疗P144-145
简答: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P148-149
第七章 溃疡病与哮喘的心身问题
消化性溃疡:指胃壁或十二指肠呈现局部性的溃烂性病灶。主要症状是在进食后几小时或空腹时胃部持续疼痛,发作时间表现为长期性和周期性,多数呈胃痛进食缓解的典型顺序;病人还常有反酸、留诞、恶心、呕吐等症状。
哮喘或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呼吸道粘膜肿胀、痉挛变窄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分2类:外源性的(由花粉等过敏源引起);内源性的(一部分由呼吸道感染等造成,一部分由情绪因素所致。)
第八章 糖尿病与肥胖症的心身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激发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胰升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是糖尿病的基本发病原理。
肥胖症:指摄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体内,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体重指数(kg/m2)大于24的情况。
从童年-50岁之间,肥胖症呈直线上升趋势;20~50岁肥胖症增加3倍;60岁以后,肥胖症明显下降。从性别上看,肥胖症女多于男。
与肥胖症有关的因素:1-生物学因素(遗传、脑区域病变或损伤、内分泌变化、年龄、性别等) 2-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3-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评价的影响(在西方,收入少的或社会地位低的肥胖症高)4-人格、情绪状态和摄食形式的影响 5-心理应激的影响
简答:糖尿病对病人的应激影响 P159-160
简答(论述):糖尿病人的心理治疗 P160-161
第九章 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
C型个性:表现是合作的、不自信的、顺从的、忍耐的、易于接受或忍受外界的权威;而且是往往过度地压抑负性情绪和体验较多的抑郁与绝望的情绪倾向。此型个性是癌症易患性人格。
癌症并非不治之症,1/3可得到痊愈或缓解;1/8-1/10的病人可自行消退。
内视心象疗法:即病人在静默状态下,排除其它一切意念,只想象自己体内的抗癌细胞正在与癌细胞展开搏斗,并有力地将癌细胞杀灭。
简答:精神因素在癌症形成中的作用:
1. 情绪生活与癌症的发生:不正常的情绪生活可能是癌症发生的“活化剂”。
2. 人格特征和癌症的关系:据调查癌症病人在性格上大多数情绪低沉、人际关系欠佳、生活不满足以及缺乏活力。研究结果还认为,癌症者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而内蕴、倾向于心理防御状态等特征。
3. 社会生活时间遭遇与癌症的发生:调查表明,1-工作或学习不适当的长期紧张 2-工作或家庭中人际关系不协调 3-生活中发生重大不幸的,癌症者病前占76%,而对照组占30%。
论述:精神因素作用机制的一些探讨(2001 P173-174)
第十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据詹尼斯做作研究,中度焦虑组病人的身心适应性最好。此组病人对手术可能带来的影响有较合理的想法和心理准备。
第十一章 妇产科的心身障碍问题
人类生殖系统是身体各器官系统中对生理-心理-社会各种因素反应最敏感的系统之一。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变化和内分泌功能均受大脑皮层控制下的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的制约,同时又受体内外的各种因素影响。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病症。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的原因有:全身性疾病中的营养不良,其它内分泌腺体疾病以及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尤其突出的是情绪障碍和性生活失调者可占70%。
更年期综合症,女性大约在45~55岁之间,但也可能提前或错后。更年期是一个人从具有生殖能力到失去的过渡时期,意味着月经周期的终止。这是每个女性必经时期。有人除闭经之外,还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
不孕症一般指夫妻婚后同居未避孕而2年后仍不孕者。
第十二章 病人角色和病人心理
病人:社会人群中那些与医疗系统发生关系的,正在寻求医疗帮助的人群。
病人角色:指从常态社会人群中分离出来,处于患病状态中并有求医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求医行为是人类进行防病、治病、保持身体健康的极为重要的一种行为。
遵医行为指,病人遵照医务人员开列的处方或其它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的行为。
人的需要有生理性需要、心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和人生命本能相关的需要属低级需要;和人的高级精神生活相关的属高级需要。
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1-焦虑与恐惧 2-疑心加重 3-被动依赖性增强 4-孤独感加重 5-否认或侥幸心理
儿科病人的心理问题:1-耐受力差,反应性强 2-恐惧反应明显 3-皮肤“饥饿感 4-独立意识增强
独立意识增强:儿童虽然无力摆脱幼稚和对成年人的依赖性,但又总想不受成人控制,称为独立意识增强。
简答:病人的权利有哪些?
1. 享受医疗服务
2. 有得到别人理解、尊重、关怀和照料的权利
3. 受到社会保护,并免除或部分免除正常的社会责任
4. 保守个人的秘密
简答:病人的权利有哪些?
1. 主动及时就医,努力使自己早日康复
2. 寻求有效的医疗帮助,认真遵从医嘱
3. 遵守医疗规章制度
4. 负担相应医疗费用。
简答:病人的特殊心理需要:
1. 被认识和受尊重的需要。
2. 被接纳和归属的需要
3. 接受信息的需要
4. 适当活动和寻求刺激的需要。
5. 安全和早日康复的需要。
第十三章 医患关系问题
医患关系:指表现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护人员与患者所建立的人际关系。
接近性吸引:指生活中经常互相接近、互相熟悉,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较易产生相互吸引作用的一种人际吸引形式。
相似形吸引:指人际交往双方以态度、信念和价值的相似为主的一种人际吸引方式。
仪表性吸引: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内心世界的服饰、发型、神态、举动、姿势等作为综合表现的仪表在人际关系中起作用的人际吸引方式。
报偿性吸引: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能满足各自的需要,达到各自的目的,以此作为报偿而使吸引力增强的一种人际吸引方式。
医患关系的几种模式:1 主动-被动模式 2 指导-合作模式 3 共同参与模式(或称相互作用模式)
共同参与模式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高度复杂化的心理和社会结构的表现。医生和病人之间在智力上、知识上、受教育程度上和一般上的相似性、相近性越大,在治疗中这种模式就越适合。
影响治疗方案实施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是医患关系问题。
第十四章 心理护理
现实的护理工作正从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分工制护理制度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制度。
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以护士为主的医务人员的言语、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等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痊愈和康复,以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效果。
自我护理:自我护理的内容是维持健康,自我诊断、自我用药和自我治疗,预防疾病,参与保健工作。
简答:心理护理的作用
1. 心理护理是基于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关系的基础之上,所以它的实施有助于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以及不利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防止各种疾病的发展和恶性循环。
2. 有助于调整进入病人角色以后的人际关系,使病人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从而能更顺利地进入病人角色,为更快地治愈疾病创造条件。
3. 有助于促进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合作,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以利于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
4. 有助于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充分发挥药物、手术以及其它治疗手段的效果。
简答:言语性交往要注意的问题
1. 使用美好的语言。
2. 语言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表达要准确、清楚、贴切,回答病人的询问、解释疑虑、谈及病人的诊断、治疗、预后等都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3. 要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伤害性语言作为劣性信息会给人以伤害性刺激,并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人体的机能,使病情加重。
4. 在交谈时态度要认真。采用开放式谈话,护士与病人交谈或听病人说话时,要有认真的态度,要相互注视病人的面部,尽量放下手中的活计,要集中注意,真诚地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教育类2005年10月“医学心理学”串讲资料(北大心理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