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3)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5:57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三章  应收账款

第一节  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应收账款的核算内容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来说,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

  应收账款的核算应首先解决其入账金额和入账时间两个问题。

  1、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实际发生额记账。”一般情况下,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按买卖双方在成交时的实际金额记账。也就是说,在商品、产品已经交付,劳务已经提供,合同已经履行,销售手续已经完备时,确认应收账款的金额。

  2、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
  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一般应按交易发生日或销售收入确认之时被确定为债权而予以入账。但结算方式不同,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也就有所不同。当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时,企业应在发出商品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后入账;在采用汇兑结方式下,企业应在发出商品时入账。

  二、应收账款核算的科目设置

  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账款的发生、收回等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科目。“应收账款”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

  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其借方登记企业应收取的各种款项,贷方登记企业已收回或转作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应收账款,以及已转销的坏账损失。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应收账款”科目应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科目,以详细反映和监督企业应收的各种款项的发生和回收情况。

  三、应收账款核算的主要账务处理

   1.应收销货款的账务处理
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时,按应收的全部款项(含增值税),借记“应收账款”科目;按不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当企业收到款项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应收代垫包装费、运杂费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可能会为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代垫包装费、运杂费。在这种情况下,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收回代垫费用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3.应收账款转为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后,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可能改用商业汇票方式结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收到经承兑的商业汇票时,应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第二节  坏账的核算

 一、坏账的概念

  所谓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此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业信用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坏账损失。现行制度规定,确认坏账损失应符合下列条件:
  (1)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2)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但是,按照会计程序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其法律上的追索权,一旦重新收回,应及时入账。

  二、坏帐损失核算的科目设置

  为了反映和监督坏账准备的提取、冲销、结转情况,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科目。该科目是一个资产类科目,同时又是一个备抵调整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应收账款”的减项反映。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已发生的坏账损失和冲回已多提的坏账准备,贷方登记企业按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及收回已转销的坏账损失,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经提取而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

  三、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坏账损失的核算一般有两种方法:

  1.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将坏账损失直接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冲销应收账款。在直接转销法下,企业不需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当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按其损失金额借记“管理费用--坏账损失”科目,同时冲减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时,则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坏账损失”科目,以恢复企业债权并冲减管理费用,然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以反映账款收回的情况。

  [例6]某企业应收账款中,应收A公司的账款为5000元。确认无法收回坏账时,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5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 5000

  如果已确认并转销的这部分坏账损失以后又收回时,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A公司 5000
    贷: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5000

  然后,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 5000

  直接转销法的优点是账务处理简单易懂;缺点是这种方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从而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而且这种核销手续繁杂,导致企业发生大量陈账、呆账。由于长年挂账,虚增了企业的利润,也虚增了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

  2.备抵法
  备抵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并计入期间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备抵法,企业需设置“坏账准备”科目。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如果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以后又收回时,则应按收回的账款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以恢复企业债权并冲回已转销的坏账准备金额;然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以反映账款收回情况。

  备抵法首先要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这里只介绍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按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备抵法。采用这一方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可据此提取坏账准备。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一般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3%-0.5%,“坏账准备”科目第一年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后年度均在“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例7]某企业1996年估计坏帐损失为6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6000
    贷:坏帐准备 6000

  1997年确认某客户的坏帐损失为4000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帐准备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采用备抵法有以下优点:
  (1)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企业虚增利润,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2)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应收账款的可实现净值,从而使报表使用者清楚地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3)使企业能更好地把握应收账款所占用的资金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  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

  应收票据是指在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下,企业所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它实际上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收到票据后形成的一种债权,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商业汇票主要是不带息票据。

  二、应收票据利息的计算

  由于应收票据有带息与不带息之分,所以对于不带息票据,不存在计算利息的问题;对于带息票据,其利息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票据到期应计利息=应收票据面值×利率×时间

  上式中,利率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换算时全年按360天计算,每月按30天计算(不论大月、小月、平月还是闰月)。

  日利率=年利率÷360=月利率÷30
  月利率=年利率÷12
  一般而言,用百分号表示的利率,如无特别指明,均指年利率。

  票据的时间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以日数表示,于若干天后到期。此时,到期日数按实际日历天数,采用“算头不算尾”的方法计算。

  [例9]一张面值为36000元、利率为10%、60天到期的商业汇票,其出票日期为8月1日,则其到期日为9月30日。

  8月1日至8月31日为31天(8月1日计入);
  9月1日至9月30日为29天(9月30日不计入)。

  此票据到期后的应计利息为:
  36000×(10%÷360)×60元=600元

  另一种以月数表示,于若干月后到期。它以对日为一个月(如从3月15日至4月15日),每月按30天计算,而不论其实际日历天数为多少。对不满一个月的零头天数,则按实际日历天数,采用“算头不算尾”的方法计算。

  [例10]一张面值为30000元、利率为12%、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其出票日为3月10日,则其到期日为6月10日。该票据到期后的应计利息为:
   30000×(12%÷12)×3元=900元

  如果出票日正好在月末,则按月数表示时间的到期日为到期月份的月末。例如,某票据1月31日开出,3个月后到期,则其到期日为4月30日。

  三、应收票据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应收票据的取得和收回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其借方登记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而收到的经承兑的商业汇票的面值,贷方登记到期收回或未到期向银行贴现、背书转让的商业汇票的面值,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到期收回的应收票据的面值和应计利息。企业还应在“应收票据”总账下,按不同的票据种类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为便于管理,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登记簿”,逐笔记录每一应收票据的详细资料,待应收票据到期,收清票款后,应在“应收票据登记簿”中逐笔注销。

  四、应收票据的主要账务处理

  1、不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等于其面值。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按应收票据的面值,借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应收票据到期收回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果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偿还票款,收款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1]甲公司5月20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同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出并经银行承兑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其出票日为5月20日,期限为3个月,面值为23400元。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3个月后,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款23400元并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3400
    贷:应收票据 23400

  [例12]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货款为30000元(不含增值税),但尚未收到,已办妥托收手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5日后,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来一张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35100元,抵付产品货款,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票据 351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35100

  3个月后,票据到期,收回票款35100元并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5100
    贷:应收票据 35100

  如果该票据到期时,乙公司无力偿还票款,甲公司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35100
    贷:应收票据 35100

 2、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票据的面值与票据到期应计利息之和。企业收到带息应收票据时,应按票据面值借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带息应收票据,应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带息应收票据到期时,应按收到的本息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票据面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两者的差额贷记“财务费用”科目。企业收到的带息票据到期时,如果承兑人无力偿付或违约拒付票款,则企业应在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未付票款通知书或拒绝付款证明时,按到期票据的账面价值转入“应收账款”科目,即按带息票据到期时的账面价值,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时不再计提利息。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3]甲公司于9月10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产品销售收入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同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出的一张6个月到期、年利率为10%、票面金额为11700元的商业承兑汇票。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6个月后,应收票据到期,甲公司收回票据本金和利息,存入银行。
  应收票据利息=11700×10%×(6/12)元=585元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2285
    贷:应收票据 11700
      财务费用 585

  如果票据到期时,乙公司无力偿还票款,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12285
    贷:应收票据 12285

  五、应收票据的转让

  应收票据转让是指持票人因偿还前欠货款等原因,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业务活动。

  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按应计入物资成本的价值,借记“在途物资”、“原材料”、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四节  预付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

  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都属企业的短期债权,但应收账款是企业应收的销货款,即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而预付账款是企业的购货款,是预先付给供货方客户的款项。因此,二者应当分别设置科目。

  1、 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为了反映和监督预付账款的支出和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以进行总分类核算,同时,还应对预付账款按供货单位的名称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预付账款”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其借方登记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贷方登记企业收到所购物品应结转的预付货款,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补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公司,也可以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本科目。

  2、 预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预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补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例17]某企业定购一批原材料,向供货方预付材料款共1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收到材料和专用发票时,全部货款为2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400元,应补付134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预付账款 23400

  补付的货款:
  借:预付货款 13400
    贷:银行存款 13400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以外,企业应收、暂付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其他应收款包括的内容主有:应收的各种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押金,应收、暂付上级单位属单位的款项,应收的各种赔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拨给职能科室、车间、部门和职工的备用金等。

  1、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为了反映和监督其他应收款的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以进行总分类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它核算企业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借方登记企业所发生的应收未收的赔款、罚款、租金,以及支付备用金等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贷方登记收回应收、暂付款项或单位、个人报销预支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应收未收的各项其它应收款,并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将其余额列示于其他应收款项目中。

  “其他应收款”科目还应按项目分类并按不同债务人设置明细科目,以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其他应收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当企业发生应收未收的赔款、罚款、租金,以及支付备用金、包装物押金等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应收、暂付款项或单位、个人报销预支款项时, 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例18]职工李××于3月10日借差旅费3000元。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李×× 3000
    贷:现金 3000

  [例19]承例18,职工李××于3月25日报销差旅费2400元并交回余款600元。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2400
    现金 600
    贷:其他应收款--李×× 3000

  为了满足企业内部各单位日常小额零星开支的需要,并简化核算手续,可建立定额备用金制度加以控制。所谓定额备用金制度,是指企业的会计部门协同使用备用金的单位,根据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事先核定备用金定额,由使用备用金单位填制借款单,一次领出现金(或现金支票),报销时由会计部门根据审核后的报销凭证,用现金(或现金支票)补足备用金定额。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企业,会计部门拨付备用金时,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根据报销金额补足备用金定额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报销数和拨补数都不再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如果企业认为备用金没有继续设置的必要而予以取消时,应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例20]某企业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月初行政科领取备用金3000元,月末行政科报销日常开支18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预付备用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 3000
    贷:现金 3000

  报销并补足备用金定额时:
  借:管理费用 1800
    贷:现金 1800

  如果该企业认为行政科的备用金没有继续设置的必要而予以取消时,该部门应在报销的同时交回剩余的备用金,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1800
    现金 1200
    贷:其他应收款 3000

 
第五节  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社会再生产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任何社会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揭露出从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中看不到的一些重要特征:
  第一,揭露出工资的真正来源,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己创造的;
  第二,揭露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第三,说明了工人个人消费从属于资产阶级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3)资本积累的实质
  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用来购买追加劳动力的资本,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不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成为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家不仅无偿地占有工人过去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不断地利用这种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指各个商品生产者对自己的商品具有所有权,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占有别人的商品。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内容是:资本家通过劳动力的买卖,占有了工人生产的全部产品及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这一占有规律,在资本主义的一次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一次性地无偿占有;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中,表现为不断反复地占有;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表现为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换取工人更大量的活劳动。但是,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不是对商品所有权规律的违反,而是对它的应用,因为劳动力的买卖仍是遵循着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

  (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资本积累受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支配:
  ①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②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因。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从而一切能够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数量。这些因素包括: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1)资本有机构成
  第一,从物质形态看,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第二,从价值形态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第三,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单个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条途径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是指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更侧重于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资本积聚是伴随着资本积累而进行的,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重要条件。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是通过吞并和联合两种形式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两者的区别在于:
  ①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而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它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②资本积聚的增长要要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速度受到制约;而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
  两者的联系在于:
  一方面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
  另一方面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越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加快资本的积累和积聚。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

  (2)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减少。由于资本对劳动量的需求不是取决于全部资本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的大小。所以,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减少,这就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在有些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绝对地减少。

  与此同时,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力对资本供给却日益绝对地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①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许多操作变得简单了,大量的妇女和儿童涌进工厂。
  ②大批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雇佣劳动者队伍。
  ③人口的绝对量,乃至劳动力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

  这样,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甚至是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迅速地增加,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即这部分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给资本带来平均的剩余价值。这种人口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时因为:
  ①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可以随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
  ②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统治和剥削。

  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①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②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③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

  (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一般规律揭示了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同无产阶级失业、贫困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就是说,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地、有时甚至是绝对地减少,由此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尖锐地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它的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却是无产阶级失业、贫困的积累。在业工人为减少贫困,就得多受劳动折磨;失业工人不受劳动折磨了,却要受贫困增大的折磨。

   3.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及其趋势

  (1)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社会经济条件:一是有大批的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他们可以而且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二是大量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积累,他们有条件雇佣大批工人,进行规模较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暴力的过程,是对本国和殖民地的劳动人民进行掠夺的结果。对农民土地的剥夺,使破产农民成为近代无产者,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2)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
  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而建立起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资本积累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3)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剥夺过程没有停止,剥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是资本家剥夺个体劳动者,现在则出现了大资本家对小资本家的剥夺。

  随着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这主要表现在:

  ①出现了规模巨大的企业,集中成千上万的工人一起共同生产,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共同协作的社会化生产,产品也成为协同劳动的产品。
  ②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协作关系日益密切。
  ③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狭小的、分散的地方市场逐渐汇合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而又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形成和发展了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占有,以便对社会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劳动产品实行统一分配。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但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矛盾,如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有计划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等。这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已经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之间不能相容的程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与过渡性,使其必然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建立,是对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一个否定;而资本主义积累,又必然引起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对土地及*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种新形式的个人所有制,是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实际上就是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管理类《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zl_gll/3709.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