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新版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4)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05:45:54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10)

  一、文章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人们如何少犯错误,避免愚蠢的见识。分三个层面来讲的

  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加以检验;不能用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第二层面讲听取不同意见。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第三层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二、针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三个办法

  1、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2、听取不同社会圈子的人所持的种种看法,摆脱武断,也不要凭自己的主观臆测,要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自己设立一个假想敌反驳自己也防止自以为是。

  3、提防那些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时刻提醒自己,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而人是渺小的;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三、作者采用了议论文很少用的第二人称“你”

  通过你我对话的形式进行论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打动人。从而也成为这篇文章形式上的突出特点。

  四、语言中用了很多“也许”,“说不定”,“设想一下”等虚拟语气。说明作者谨慎的作风,谦和的态度

  作者在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避免愚蠢的见识,采用这样的文风,正好使风格与主旨相协调。使人感觉非常亲切,娓娓道来。容易为人所接受。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11)

  一、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冯谖为孟尝君市义,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二、重点掌握冯谖的形象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

  性格特征: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

  表现手法: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这是先抑。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重点掌握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

  性格特征: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表现手法: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12)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里所节选的垓下之围部分,主要记叙了项羽最后失败、身死乌江的一些史事片断。注意: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瞋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著。

  《史记》语言生动,影响深远,短短的垓下之围中就留下了“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羞见江东父老”等含义丰富的成语。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学习笔记新版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4)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xxbj/938.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新版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4)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05:45:54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10)

  一、文章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人们如何少犯错误,避免愚蠢的见识。分三个层面来讲的

  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加以检验;不能用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第二层面讲听取不同意见。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第三层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二、针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三个办法

  1、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2、听取不同社会圈子的人所持的种种看法,摆脱武断,也不要凭自己的主观臆测,要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自己设立一个假想敌反驳自己也防止自以为是。

  3、提防那些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时刻提醒自己,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而人是渺小的;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三、作者采用了议论文很少用的第二人称“你”

  通过你我对话的形式进行论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打动人。从而也成为这篇文章形式上的突出特点。

  四、语言中用了很多“也许”,“说不定”,“设想一下”等虚拟语气。说明作者谨慎的作风,谦和的态度

  作者在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避免愚蠢的见识,采用这样的文风,正好使风格与主旨相协调。使人感觉非常亲切,娓娓道来。容易为人所接受。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11)

  一、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冯谖为孟尝君市义,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二、重点掌握冯谖的形象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

  性格特征: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

  表现手法: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这是先抑。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重点掌握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

  性格特征: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表现手法: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12)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里所节选的垓下之围部分,主要记叙了项羽最后失败、身死乌江的一些史事片断。注意: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瞋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著。

  《史记》语言生动,影响深远,短短的垓下之围中就留下了“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羞见江东父老”等含义丰富的成语。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