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笔记一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05:45:45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BCDE)
A.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
C.批判地继承丁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
D.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E.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
2.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DE)
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
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
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
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生产工具:(BCD)
A.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B.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C.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
D.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E.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4.生产力:(ABCDE)
A.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C.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E.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5.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体系是(ABCD)
A.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关系
B.分配关系
C.交换关系
D.消费关系
E.借贷关系
6.生产资料所有制是:(BCDE)
A.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
B.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C.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D.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E.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
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ADE)
A.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
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8.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ABCD)
A.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
B.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人们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人们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
E.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三、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四、简答题: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②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③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是因为: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因而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要研究物质资料生产。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有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是通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因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的研究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出发点。③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只有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等活动的存在和发展。物质产品生产是精神产品生产的基础。正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答: ①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1.4 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①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②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1.5 生产力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答:①生产力的涵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②构成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体要素,是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1.6 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生产力?
答: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涵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时,便成为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这一因素的作用越重要。科学技术越是广泛地运用于生产,越是深刻地渗透到生产力的要素中,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当代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各因素之中。生产力的各构成因素都同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中,会引起它们的优化。如新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可革新、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提高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可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使劳动对象日益优化;可改进和变革工艺过程,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 什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答: ①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②生产关系体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会停止于一次或几次过程之中,而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从而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体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它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8 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答: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②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得到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1.9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交换、消费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交换、消费多少;二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②分配、交换和消费积极反作用于生产。所谓反作用,是指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如果分配、交换和消费适应于生产,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分配、交换与消费对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决定作用。
1.10 怎样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①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一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二是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确立和巩固。三是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
1.11 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
答: ①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虽然可以创造某一种新的经济条件,也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但是,人们的这种行为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②人们应尊重经济规律。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因而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人们的行为如果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1.12 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答: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②认识经济规律。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做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③利用经济规律。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1.13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答:经济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①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②多数经济规律具有历史性。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因为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一旦这种经济条件消失,这些经济规律就随之消失。③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这是因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总会直接涉及到某个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所以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五、论述题
1.1 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答:①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当时由于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重商主义。从17世纪中叶起,工场手工业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应运而生。进入19世纪 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开始尖锐化,产生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并逐步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据统治地位。②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开始形成的同时,还产生了代表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抨击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矛盾方面虽然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它把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开明之士,终究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9世纪中叶,产生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当时时代的客观要求,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解决了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和发展的?
答: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条件和理论来源。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逐渐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政治舞台并进行强大的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它们当中的科学因素。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它第一次指明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第一次指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马克思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和发展的科学,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需要有大的发展,需要科学地回答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需要有新的经济思想与理论,特别是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3 为什么政治经济学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答:①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弄清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的必然性。②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结合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认识生产关系变化和变革所需要的社会条件,才能适时地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
1.4 怎样理解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答:①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即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②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的原因。这是因为它们是劳动过程最一般、最抽象、最基本的,从而最具有普遍性的要素。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③劳动过程的其他新要素。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会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逐步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它们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以上诸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5 怎样认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答: ①生产力具有内在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就在于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不断解决。这些矛盾如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不适应劳动者的新需要的矛盾、劳动者未能掌握新的科技新的工具的矛盾、新旧生产资料之间不配套和不协调的矛盾、劳动者之间由于在技术和知识等素质上的差异而在生产过程中互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等等。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这些内在矛盾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是推动整个生产力系统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推动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反作用只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或重要的社会条件,而不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内因。正因为生产力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因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力并非完全停滞不前,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依靠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1.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它们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对立统一关系。②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有什么样或要求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各种生产关系的更替和发展,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即一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在某些环节或方面,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情况。这就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现有状况而发展变化,若人为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状况,反而不利于甚至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若生产关系滞后或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归根结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答: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就是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做是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的评价,要遵循生产力标准。②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③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④借鉴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运用和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如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运用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方法论。同时还可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如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等。
1.8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和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旦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教育了人民,掌握了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的某些一般规律,特别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运行机制,它还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利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而且有利于我们在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制定和执行反映经济规律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改造世界观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使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世界观。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商品经济。
3、凡是商品一般都是:人们劳动的产品。
4、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6、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销售。
7、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9、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0.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BE)
A.私有制的出现
B.社会分工
C.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剩余产品的出现
D.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
E.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经济形式的社会有(DE)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3.商品和劳动产品的相互联系是(BD)
A.商品和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属性
B.商品和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属性
C.凡是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D.凡是商品一般都是劳动产品
E.商品和劳动产品都是用于交换的物品
4.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BC)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E.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CE)
A.私人劳动 B.简单劳动
巳具体劳动 D.社会劳动
E.抽象劳动
6.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ADE)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C.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
D.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E.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7.商品的价值量与(BC)
A.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
B.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C.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E.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成正比
8.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相互关系是(ABDE)
A.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B.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
C.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引起的
D.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
E.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9.市场经济是 (ACDE)
A.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B.生产者之间劳动交换的一种形式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D.从微观方面优化资源配置
E.在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阶段出现的
10.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各自配置社会资源的领域是(AD)
A.市场经济从微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B.市场经济从宏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C.计划经济从微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D.计划经济从宏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E.计划经济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11.统一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ABC)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保障机制
E.就业机制
三、名词解释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8、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9、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1、个别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个商品生产者各自花费的劳动时间。
12、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
13、个别价值: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
14、劳动熟练程度:是指劳动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
15、劳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
16、简单劳动:是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17、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18、劳动生产率:指劳动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来表示。
19、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20、私人劳动: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进行的,其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21、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22、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4、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25、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26、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7、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
28、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
29、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30、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
31、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32、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
33、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种方式,它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34、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
35、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36、供求机制: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37、竞争机制:是市场竞争与价格、供求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38、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即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四、简答题
2.1 什么是商品经济?
答: ①商品经济的内涵。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②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产品交换经济是直接通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所生产的产品的交换而进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它存在于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通过等价交换而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
2.2 商品有哪些特点?
答: ①商品的涵义。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②商品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对人们有用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第二,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一般是人们劳动的产品。第三,有用的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第四,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才成为商品。
2.3 商品所具有的二因素是什么?
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是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以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本身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并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②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互相比较。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可以形成价值,但不意味着一般人类劳动本身就是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
2.4 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关系?
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这中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③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
2.5 怎样理解劳动二重性?
答: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②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实际上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2.6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矛盾统一的关系。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相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有差别、有矛盾的。第一,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支出来考察的。第二,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从具体劳动来看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从抽象劳动来看在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第三,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7 怎样确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 ①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这就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2.8什么是货币的本质?
答: ①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②货币与其他商品的区别。货币的本质表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它与一般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同其他各种商品又有区别。一方面,其他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与货币相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则是作为价值的代表,可以表现其他各种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一般商品只具有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某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而货币除了这种特殊使用价值外,还具有由于它作为一般等价物而产生的使用价值和特殊职能。
2.9 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答:①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②决定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因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流通中待售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③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变化,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次数)成反比变化。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④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2.10 市场经济为什么不是资本主义经济?
答: ①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商品经济密切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属性,不存在姓“资”还是姓“社”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是出现于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的阶段,这时市场才能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而进入这一阶段之时,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之日,这就有可能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实际上,市场经济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本身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制度。②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结合。市场经济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存在和运行,与该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为该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并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
2.11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 ①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作为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而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将社会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部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两种资料配置方式。②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不能与商品经济及市场简单地相等同,因为市场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作用,这要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为前提条件。概括地说,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12 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①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市场的各种要素,一般又称之为市场的各种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它们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② 市场调节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对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就意味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而市场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所以,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联系,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从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13 如何理解供求机制的功能和起作用的条件?
答:①什么是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求关系受价格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供求关系的变动,又能引起价格的变动和竞争的开展。②供求机制的功能。供求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供求机制可以调节商品的价格,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向和规模;供求结构的变化能调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③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供求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供给与需求背离的时间、方向、程度应当是灵活而适当的,不能将供求关系固定化。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五、论述题
2.1 如何理解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答: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要互通有无,取得对方的产品,从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社会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的程度越高,交换的范围越是扩展。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各自都是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各个经济主体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不同的所有者和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经济关系。
2.2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什么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枢纽?
答: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之所以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为: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规定有何意义?
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规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变化。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而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大于社会价值,而商品仍按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生产商品时所多耗费的劳动就不被社会所承认,他就可能亏本或破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③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趋于缩短。这样,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会逐渐降低,商品生产者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不断增多,从而推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2.4 怎样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答: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应从三方面来理解:①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否则,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②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③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相关。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产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5 怎样认识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他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在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都需要同其他商品生产者交换所生产的商品,他们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②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卖不出去,他的劳动就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二是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卖出去一部分,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会有一部分不被社会所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③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的原因。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利或亏损的程度,决定着他们发财致富或亏损破产,从而决定着他们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2.6 货币起源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是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另一种商品起着等价物的作用。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与之相交换的商品上,这一系列商品就是特殊等价物。③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统一表现在某一种与它们相交换的商品上,这种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④货币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这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成为货币。从价值形式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既不是聪明人的发明,也不是人们协商的产物,而是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发展的产物。
2.7 货币的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③贮藏手段。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购买任何商品,因而货币就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可以贮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④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商品赊购到期偿还货款,以及支付租金、工资、利息、税款时,货币所起的作用。⑤世界货币。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的五种职能的排列顺序,大致反映了它们产生的顺序及期相互关系。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职能,其他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相继产生的。
2.8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概括地说,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②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但受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影响,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所以,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③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格,价格变动总是以价值为基础,价格波动的幅度不会偏离价值太远。第二,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一致。
2.9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三方面作用: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这个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变动,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自发地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②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为了使其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这是因为,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有可能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可能大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这就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
2.10 价格机制的功能和起作用的条件是怎样的?
答: ①价格机制的内涵。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价值,但价格又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此外,价格还受纸币发行量、国家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动。正因为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价格能够比较综合地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向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传弟各种信息,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有力杠杆,从而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②价格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多方面功能。价格机制可以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及规模,从而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商品供求关系;调节消费需求方向和结构;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因而起着推动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③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价格与价值既相背离又趋于一致。价格应围绕价值波动,不是始终固定不变,而且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时间、方向、程度应当是灵活而又适当的,否则价格机制不可能发挥其调节功能。
2.11 竞争机制有什么功能?它起作用的条件是怎样的?
答: ①竞争机制的涵义。竞争机制是市场竞争与价格、供求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一个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而开展的。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资源配置的流向而展开的。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资源配置的流向而展开的。此外还有买者之间的竞争,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竞争等等。竞争会引起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而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引起竞争。②竞争机制对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具的的功能。它能够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消费服务;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流;它有利于实行优胜劣汰,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③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其条件主要是企业必须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和承担各种风险。同时要有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规则和价格体系,消除各种垄断行为。
2.12 商品价值为什么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答: ①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可以互相比较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在质上是相同的,从而在量上才可以互相比较。这种共同的同质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任何商品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它们的内部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这种人类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形成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可以互相比较。所以,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②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可以形成价值,但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一般人类劳动都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的一种社会形式。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只有当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可见,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是:G—W—G‘。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4、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5、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6、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7、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资本积累。
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
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ABD)
A.自行增殖的价值
B.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一定的物品
D.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
E.一定数量的货币
2.剩余价值(ABE)
A.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
B.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C.是由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
D.体现着商品经济的一般经济关系
E.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3.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资本划分为(BD)
A.固定资本 B.不变资本
C.流动资本 D.可变资本
E.流通资本
4.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BD)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降低雇佣工人工资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E.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5.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是(BD)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延长工作日
C.改进生产技术 D.提高劳动强度
E.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6.决定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是(CE)
A.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增加供给以满足消费需求
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
D.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E.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强制压力
7.相对过剩人口(BCD)
A.产生的原因是人口的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
B.产生的原因是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C.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D.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E.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
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是:(ABC)
A.单个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B.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矛盾
E.各个资本家集团之间争夺剩余价值的矛盾
三、名词解释
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在进行生产劳动时运用的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3、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程。
4、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6、必要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7、剩余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8、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9、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10、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1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其公式为m‘=m/v.
12、绝对剩余价值:是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3、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4、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资本家由于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获得的剩余价值。
1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16、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17、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18、血汗工资制度:是通过科学的操作研究,极大地提高劳动强度,以加强对工人剥削的工资制度。
19、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
20、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21、社会再生产: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22、简单再生产:是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23、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24、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25、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6、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7、资本积聚:是由资本积累所引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
28、资本集中:是指众多分散的中小资本通过互相合并而成为少数大资本。
29、资本技术构成:是反映技术水平的一定数量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所形成的资本构成。
30、资本价值构成:是由一定数量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所形成的资本构成。
31、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2、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从而形成相对的过剩的人口,即失业人口。
33、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是揭示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社会财富日益在资产阶级一端积累;与此同时,贫困在无产阶级一端积累。
34、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初期,用暴力手段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过程。
3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四、简答题
3.1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
答: ①货币与资本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本质区别的。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动中能发生价值增殖,带来剩余价值,这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②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价值的增殖,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关键在于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从而使价值得到增殖,货币才能转化成为资本。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为劳动力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不但能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大于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2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什么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剩余价值的产生,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之所以不在流通领域,是因为价值的增殖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即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之所以离不开流通领域,是因为价值的增殖以流通领域劳动力商品的购买为前提,而且还要通过流通领域出卖商品才能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在流通领域,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G-W-G‘矛盾的条件。
3.3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
答:①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并在进行生产时就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②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丧失了维持生存的一切物质条件,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不是任何时代都具有的,只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才形成的。
3.4 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答: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这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②实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原因。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生理和道德两个因素。生理因素是工人在一天中用于吃饭、睡眠等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道德因素是工人用于家庭生活、文化活动、社会交往的时间。正因为工作日长度可以在最低界限和最高界限的范围内变化,因而资本家就可能利用延长工作日的办法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3.5 怎样认识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答:①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而获得的更多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劳动时间。②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首先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所有资本家获得的。个别资本家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一旦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以后,个别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而所有的资本家却能长久稳定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6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的关系?
答: ①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这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②这两种方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1)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剥削程度;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3.7 怎样理解资本的本质?
答:资本表现为货币、生产资料等物,但物自身并不天然就是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它们被用做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从而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所以,资本本质上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
3.8 资本主义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有何区别与联系?它们的变动趋势是怎样的?
答: ①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区别。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②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联系。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两者的变动也经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提高,而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水平不仅取决于货币工资的高低,还取决于物价的高低。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或者名义工资的提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③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有时提高有时降低,从长其看是提高趋势。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实际工资提高得更快,因而在实际工资提高的同时,剥削程度仍会加重。
3.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条件是怎样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形成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答:①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具备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社会经济条件:一是有大批的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二是大量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积累,他们有条件雇佣大批工人,进行规模较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这两个条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形成的。②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资本原始积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初期,资产阶级运用一系列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并使他们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本国和殖民地的劳动人民进行十分残酷的剥夺过程,通过这种社会暴力,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要的上述两个条件的形成,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它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3.10 资本积累为什么具有客观必然性?
答: ①资本积累的涵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②资本积累的必然性。这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1)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为此,除提高剥削程度外,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资本总额,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2)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强竞争能力。可见,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3.11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如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
答: ①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情况下,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有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②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实质。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以看出,资本积累过程中的追加资本完全来源于剩余价值,即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资本家总是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来源,以便进一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
3.12 资本积累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资本积累的速度与规模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越高,同量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越能进行积累。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便会从多方面影响资本积累的规模。③所使用的资本和所耗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的增大。所使用的资本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耗费的资本则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的资本便形成一个差额。这个差额越大,意味着有更多的折旧基金可暂用于资本积累。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剩余价值率一定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变时,预付资本量越大,可变资本也越大,取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积累规模因而也越大。
3.13 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为何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答: ①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构成应从两方面来考察。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资本又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动通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动。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②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其原因一是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二是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这两个原因使得资本家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并导致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14 单个资本的增大有哪些形式?
答:单个资本的增大,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①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生产资料、社会劳动的增加,而更侧重于生产资料的扩大。所以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②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这是借助于竞争和借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3.15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为什么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
答: 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却生活极不安定,工作和生活没有保障,许多人陷于失业和等待救济的贫困境地。②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这个规律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同无产阶级失业、贫困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它表明,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由此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以,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尖锐地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
3.16 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积累有何历史作用?
答: ①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作用。资本原始积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初期,用暴力手段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并使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沦为雇佣工人的过程。经过资本原始积累,迅速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②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及期确立后的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列宁曾深刻指出:“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论点来概括: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3.17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答: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这样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矛盾。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相矛盾并日益深化,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②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的形成。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③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客观上要求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论述题
3.1 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
答: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但作为特殊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点。①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二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因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②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普通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3.2 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答: 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②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劳动过程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2)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③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价值的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活劳动凝结到商品中,形成新的价值。如果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只能补偿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只要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这样,工人的劳动时间就分为两部分,一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二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3.3 为什么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答: ①价值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品消耗的全部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一方面,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消耗生产资料,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并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同时,工人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凝结到商品中,形成新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如果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只能补偿劳动力价值,生产过程就仅仅是价值形成过程。在价值形成过程中,资本家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为获取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使价值形成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②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只要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价值形成过程就变成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这个一定点之内的劳动时间是工人生产其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以上而延长的劳动时间是工人提供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只要超过这个一定点,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3.4 相对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答:①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因而就需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各个资本家为此目的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当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以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3.5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意义是什么?
答:①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并且生产出大于它自身的价值。这样,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改变了原有的价值量,所以叫可变资本。②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通过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可变资本产生的,是绝对和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m‘=m/v.
3.6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答: (1)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实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和价格。因为: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应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但劳动不能事先独立存在。第二,如果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第三,劳动如果是商品,具有价值,不是否定价值规律,就是否定剩余价值规律,结果都会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第四,工人的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用以后才开始,这时劳动已属于资本家,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必须把劳动力和劳动区分开来,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它潜存于人的身体中,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的实现必须以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为条件。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此,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3)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具体来说,劳动力按时间出卖的方式、工资的支付方式、工资的实际运动都会造成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以及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假象。 (4)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一旦采取工资形式,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报酬,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支付了报酬,工人的劳动都是有酬劳动,而没有无酬劳动;都是必要劳动,而没有提供剩余劳动。于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被掩盖起来了。
3.7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答: (1)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首先,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都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为下一次生产提供条件。其次,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每一次生产过程在生产出一定物质资料的同时,一定的生产关系也会得到维持和发展。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出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即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重新生产出来。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在生产出更多物质资料的同时,还生产出更多的资本或更大的资本家以及更多的雇佣工人。所以,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物质资料扩大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3.8通过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能够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什么特点?
答:(1)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些重要特点:①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因为资本家现在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②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资本家的全部原有资本,不管它最初是怎样来的,经过一定时期以后,统统都会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而全部被消费掉,因而他手中仍然掌握的资本,显然是在这个时期内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来的;③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工人进行个人消费,是为了恢复被消耗掉的劳动力,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以便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以上的特点表明,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资本,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工人创造的可变资本供自己个人消费,再生产出雇佣劳动者。这样,就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被再生产出来。
3.9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
答:(1)资本家用积累的资本购买劳动力的真实内容。如果只从表面上看,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价值用积累的资本购买追加的劳动力,似乎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之间进行等价夺换,完全符合商品经济规律。但这是一种假象,其背后的真实内容是:第一,资本家用于购买追加劳动力的资本,是他从工人身上榨取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实际上资本家自己什么都没有拿出来-第二,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不但要由工人在生产中重新生产出来加以补偿,而且在补偿给资本家时还要带来新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了工人过去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利用这个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2)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扩大资本规模,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成果,增殖资本价值。
3.10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两者之司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第一,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实现的,随着单个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则是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是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它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而资本集中的进展,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因为随着资本积聚的不断进行,单个资本的规模相应地日益增大,大资本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在竞争中能够顺利地打败众多的中小资本,从而使资本集中的过程更为迅速。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因为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便越有条件获得巨量的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增加积累的规模,加快资本的积聚。
3.11相对过剩人口是怎样形成的?
答:(1)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原因。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同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意味着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则日益相对地下降,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由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的,因此,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日益相对地减少,有时甚至还会绝对地减少。同时,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地增加。这主要是因为:①大量的妇女和儿童涌进工厂;②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纷纷加入雇佣劳动者的队伍;③人口的绝对量从而劳动力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既然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绝对地增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却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其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2)人口过剩只是相对的。所谓相对人口过剩,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所以这种人口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只是相对过剩。
3.12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相对过剩人口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相对过剩人口可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通常是从危机到繁荣,从繁荣又到危机这样周期性发展的。在危机期间大批劳动力失业,在繁荣时又需要大量增加劳动力。若仅依靠自然繁殖无法适应这种需要。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则可随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2)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统治和剥削。因为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乘机压低工资使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还可以迫使工人遵守资本主义的劳动纪律。正是因为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资产阶级国家所宣传的“充分就业”,只不过是一种永远不可能兑现的空谈而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