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自考公共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考点简答题汇总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05:45:38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邓小平理论概论》考点简答题汇总

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和当前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
答:(1)邓小平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和条件,运用事物的不平衡发展规律,提出了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
(2)这一战略构想的内容是:沿海地区利用有利条件和时机,较快的发展起来。但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地区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
(3)这一地区经济梯次推进发展的战略使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了。
(4)实施西部开发的必要性在于: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2、试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答:(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建设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角度,阐述我们党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在中国,发展生产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手段,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3)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历史使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目标。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奋斗目标、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说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因为: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机制


5、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斗争,试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必要性。
答:(1)苏东剧变后,冷战局面结束,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国际局势仍然动荡不安,国际政治斗争依然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妨碍发展的主要根源。
(2)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给别国,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喜欢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千万百计地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来干涉我国内政,并妄图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分化、西化。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斗争,是我们对外的纲领。


6、试述邓小平关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思想的深刻内涵。
答:(1)要敢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借鉴和吸收时态度要谨慎,注意研究,科学分析,正确认识。
(3)具体做法上,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不能全盘吸收借鉴,也不能全部否定。


7、如何全面统一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1)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2)原因: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发生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第三,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8、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答:(1)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功。
(2)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路线、方针、。
(4)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5)中国共产党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答:(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快发展。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是消除过去那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的必然结果。公有制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非公有制经济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10、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
答:(1)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关系到全局、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它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大趋势,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
(2)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3)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谋求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关系到整个世界发展的问题。
(4)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阻碍,和平与发展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11、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经济,试述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答:(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出口产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发展又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2)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3)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


1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3、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制度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决定的?实行这一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决定的。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民族实行互相帮助、共同繁荣。
(2)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1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什么?在“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它纠正了过去只重视产值、速度的偏差,而着眼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15、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中国从一个半殖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2)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3)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社会正常发展中的一般性改革,而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
(4)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5)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试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7、如何认识和看待对外开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消极因素的影响?怎样防止和克服这些影响?
答:(1)必须承认,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对外开放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和消极因素,但这不可怕,是可以克服的。
(2)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因为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政策。
(3)要防止和克服开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消极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第二,必须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第三,采用法律和教育两种手段来防止和克服资本主义的腐朽影响。总之对外开放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18、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19、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答:(1)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地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
(2)“一国两制”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居民安居乐业。
(3)“一国两制”适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20、试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
答:(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1、试述邓小平关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主要思想。
答:(1)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各国科学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借鉴、吸收别国的文明成果。我国曾在科学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由于长期固步自封、闭关自守,变得落后了。
(2)我国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要大胆吸收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并把它作为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落后,赶上先进。
(3)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本身并没有阶级性,即使有阶级性的东西,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也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我国绝不引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


2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和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
答:(1)社会主义初级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是: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2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答:(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因为:一,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它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因为:一,它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


24、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答:(1)是否真正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局。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物质生产是基础,对精神生产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的长期性。


25、什么是对外贸易?它有什么作用?
答:(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交换关系。
(2)作用:①协调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②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经济活动的效益。③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国内就业机会。④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⑤活跃和丰富国内市场,改善人民生活。


26、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答:(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于处理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创造。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学习笔记自考公共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考点简答题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xxbj/481.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公共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考点简答题汇总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05:45:38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邓小平理论概论》考点简答题汇总

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和当前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
答:(1)邓小平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和条件,运用事物的不平衡发展规律,提出了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
(2)这一战略构想的内容是:沿海地区利用有利条件和时机,较快的发展起来。但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地区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
(3)这一地区经济梯次推进发展的战略使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了。
(4)实施西部开发的必要性在于: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2、试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答:(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建设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角度,阐述我们党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在中国,发展生产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手段,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3)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历史使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目标。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奋斗目标、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说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因为: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机制


5、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斗争,试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必要性。
答:(1)苏东剧变后,冷战局面结束,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国际局势仍然动荡不安,国际政治斗争依然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妨碍发展的主要根源。
(2)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给别国,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喜欢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千万百计地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来干涉我国内政,并妄图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分化、西化。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斗争,是我们对外的纲领。


6、试述邓小平关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思想的深刻内涵。
答:(1)要敢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借鉴和吸收时态度要谨慎,注意研究,科学分析,正确认识。
(3)具体做法上,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不能全盘吸收借鉴,也不能全部否定。


7、如何全面统一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1)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2)原因: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发生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第三,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8、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答:(1)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功。
(2)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路线、方针、。
(4)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5)中国共产党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答:(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快发展。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是消除过去那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的必然结果。公有制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非公有制经济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10、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
答:(1)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关系到全局、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它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大趋势,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
(2)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3)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谋求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关系到整个世界发展的问题。
(4)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阻碍,和平与发展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11、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经济,试述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答:(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出口产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发展又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2)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3)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


1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3、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制度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决定的?实行这一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决定的。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民族实行互相帮助、共同繁荣。
(2)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1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什么?在“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它纠正了过去只重视产值、速度的偏差,而着眼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15、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中国从一个半殖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2)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3)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社会正常发展中的一般性改革,而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
(4)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5)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试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7、如何认识和看待对外开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消极因素的影响?怎样防止和克服这些影响?
答:(1)必须承认,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对外开放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和消极因素,但这不可怕,是可以克服的。
(2)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因为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政策。
(3)要防止和克服开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消极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第二,必须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第三,采用法律和教育两种手段来防止和克服资本主义的腐朽影响。总之对外开放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18、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19、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答:(1)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地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
(2)“一国两制”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居民安居乐业。
(3)“一国两制”适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20、试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
答:(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1、试述邓小平关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主要思想。
答:(1)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各国科学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借鉴、吸收别国的文明成果。我国曾在科学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由于长期固步自封、闭关自守,变得落后了。
(2)我国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要大胆吸收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并把它作为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落后,赶上先进。
(3)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本身并没有阶级性,即使有阶级性的东西,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也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我国绝不引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


2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和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
答:(1)社会主义初级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是: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2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答:(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因为:一,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它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因为:一,它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


24、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答:(1)是否真正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局。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物质生产是基础,对精神生产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的长期性。


25、什么是对外贸易?它有什么作用?
答:(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交换关系。
(2)作用:①协调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②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经济活动的效益。③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国内就业机会。④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⑤活跃和丰富国内市场,改善人民生活。


26、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答:(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于处理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创造。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