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二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05:46:52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三章

  13、Stroot效应: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为完成任务,被试不得不面临一种选择,即不得不从印刷颜色和意义两个维度中选出印刷颜色这一维度。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然而词本身的意义作为分心刺激干扰了被试对印刷颜色的命名。P55

  14、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P59

  15、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例如,向一个人呈现两个无意义的词,“dax”和“kay”。如果这个人处于分心状态。他可能报告说他看到了英文单词“day”。P60

  16、刺激呈现差异:当相继快速呈现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都作快速反应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即刺激呈现差异,简称SOA.P63

  17、心理不应期:同长SOA相比,当SOA非常短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要慢。将这种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心理不应期(PRP)。P63

  18、过滤器理论:研究者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整个神经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传输速率有限的单一通道。出于经济考虑,在神经系统的容量有限部分之前,需要有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他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此外,在选择性的过滤器之前,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P66

  19、衰减作用模型:过滤器并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阻挡所有不符合注意选择标准的信息,而是衰减或减弱非注意通道的强度。该理论被称为衰减作用模型。P68

  第四章

  20、负启动现象:研究者创设并比较了两种条件。其中一种条件下是当前刺激词的印刷颜色与先前刺激词的意义匹配。结果发现,被试的颜色命名显得特别困难。认为一定是起干扰作用的Stroop刺激词的意义,受到了抑制。其逻辑是,如果被抑制的意义后来恰好变得与任务有关,被试对后来的刺激词的印刷颜色进行命名,要相对困难。将上面这种现象命名为负启动。P76

  21、负启动反转:实验者发现,当使用宽松指导语,即指导语不强调准确时,负启动消失,而出现正启动,这种现象被称作负启动反转。P78

  22、返回抑制(简称IOR):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300ms或更长时间,那一位置的目标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为返回抑制(IOR)P80

  23、特性抑制:分心信息抑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在识别任务中发现的,这处任务要求被试对目标是什么作出反应。P80

  24、位置抑制:分心信息抑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在定位中发现的,该任务要求被试对目标所出的位置而不是目标是什么作出反应。P80

  25、期待空间:人们会根据目标刺激过去在空间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目标刺激可能出现的空间范围有一个大致的期待,这样的空间可称作期待空间。P92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学习笔记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xxbj/2570.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二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05:46:52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三章

  13、Stroot效应: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为完成任务,被试不得不面临一种选择,即不得不从印刷颜色和意义两个维度中选出印刷颜色这一维度。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然而词本身的意义作为分心刺激干扰了被试对印刷颜色的命名。P55

  14、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P59

  15、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例如,向一个人呈现两个无意义的词,“dax”和“kay”。如果这个人处于分心状态。他可能报告说他看到了英文单词“day”。P60

  16、刺激呈现差异:当相继快速呈现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都作快速反应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即刺激呈现差异,简称SOA.P63

  17、心理不应期:同长SOA相比,当SOA非常短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要慢。将这种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心理不应期(PRP)。P63

  18、过滤器理论:研究者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整个神经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传输速率有限的单一通道。出于经济考虑,在神经系统的容量有限部分之前,需要有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他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此外,在选择性的过滤器之前,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P66

  19、衰减作用模型:过滤器并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阻挡所有不符合注意选择标准的信息,而是衰减或减弱非注意通道的强度。该理论被称为衰减作用模型。P68

  第四章

  20、负启动现象:研究者创设并比较了两种条件。其中一种条件下是当前刺激词的印刷颜色与先前刺激词的意义匹配。结果发现,被试的颜色命名显得特别困难。认为一定是起干扰作用的Stroop刺激词的意义,受到了抑制。其逻辑是,如果被抑制的意义后来恰好变得与任务有关,被试对后来的刺激词的印刷颜色进行命名,要相对困难。将上面这种现象命名为负启动。P76

  21、负启动反转:实验者发现,当使用宽松指导语,即指导语不强调准确时,负启动消失,而出现正启动,这种现象被称作负启动反转。P78

  22、返回抑制(简称IOR):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300ms或更长时间,那一位置的目标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为返回抑制(IOR)P80

  23、特性抑制:分心信息抑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在识别任务中发现的,这处任务要求被试对目标是什么作出反应。P80

  24、位置抑制:分心信息抑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在定位中发现的,该任务要求被试对目标所出的位置而不是目标是什么作出反应。P80

  25、期待空间:人们会根据目标刺激过去在空间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目标刺激可能出现的空间范围有一个大致的期待,这样的空间可称作期待空间。P92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