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三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05:46:32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四章
1,《文化工业再思考》30-40十年代就再思考这个问题,写于1963年。作者文本解读背景。阿多诺是深受欧洲的精英文化熏陶的理论家。P166-167
2,名解:高雅文学p183;民间文学p183;通俗文学p184;大众文化p188;文化工业
高雅文学:主要是指那种作家个体独创的(不为文学市场等因素诱惑)、思考人与社会的终极问题、具有某种自律性、独立性、审美性和深度模式、并能培养读者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民间文学:就是人民口头文学,苏联专家称之为"人民口头创作",日本称之为"口承文学",民间文学是我们沿用的一个习惯用语。所谓口头文学,即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像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口头文学源于无文字的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又产生了史诗,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民间文学区别于通俗文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它的自发性,这与通俗文学的生产很不相同。
通俗文学:主要是被市场催生,被现代大众媒介呼唤、迎合读者需要、按照某种配方生产出来的文学。通俗文学缺少灵魂的拷问和人性的深度开掘;创造性不足。模仿性有余;是常贫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供人消费而不是让人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灵世界的提升。好的通俗文学自然也劝人向善、催人奋进,但坏的通俗文学则会成为欲望的诱饵、邪恶的主产婆和欺骗的工具。
大众文化:美国学者麦克唐纳指出"大众文化有时候被叫做"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但是我认为"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是一个更准确的概念,因为像口香糖一样,它的特殊标志只不过是为大众消费而生产的一种商品。"英国流行艺术研究者汉密尔顿认为,大众文化具有"流行、瞬间、即逝、唾手可得、成本低廉、大量生产、主要以年轻人为诉求对象、诙谐而带点诘慧、撩拨性欲、玩弄花招儿显得俏皮、浮夸、足以带来大笔生意等十一项特质。
3,问题:A::文学与政治的关系p177
B:简述西方学者对大众文化的认识过程p185-p188
第五章
1,《人间词话》作者背景知识王国维承前启后的人。
2,名解:境界p213 ;隔与不隔p216;客观对应物p223
境界:《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最重要的美学诗学著作,它的核心审美范畴就是"境界"这里所谓的"境界",其基本思想一言以蔽之,即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而其中内在蕴含的审美观念即是"真"、"摹写"的"真",前者可谓是对作者而言,后者可谓是对作品而言。
隔与不隔:"隔"也就是使用代字或典故后的"雾里观花、终隔一层",像"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写景并不直截了当去写,却说"谢家池"、"江淹浦",写的是古人之景,"终隔一层".所谓"不隔",也就是不用代字和典故,直接而自然的表现"情"和"景"的"语语都在目前",像"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直接写景,明白如画,这其实就是"能写",即"齐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而无矫揉妆束之态"的对"真感情"与"真景物"的真实表现。
客观对应物:20世纪的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在讨论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的文章中提出了"客观对应物"的概念: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使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时间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
3,简述明喻暗语和借喻的区别p229-230例子说明
第六章
1,《小说人物面面观*圆型人物和扁型人物》
2,扁型人物p240;圆型人物p241;全知全能视角p263
扁型人物:福斯特提出。扁型人物即是一般所谓的"类型性人物"与"漫画式人物",用福斯特的话解释,即是"作者围绕着一个单纯的概念或者素质创造出来的"人物,亦即是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人物。换句话说,扁型人物是小说中性格单一的人物。
圆型人物:与扁型人物相对应,圆型人物即是那种不能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人物。
全知全能视角:与有限视角相对应的另一种叙事方式是"全知全能视角",在这种叙事方式中,叙述者是统治一切的,全知全能,像《红楼梦》,小说的叙述可以从一个场景到另外一个场景,可以从一个人物到另一个任务(甚至心理活动)随意转换。
3,为什么说叙事文具有动态性质?p256-257
美国学者蒲安迪说抒情诗直接描绘静态的人生本质,但较少涉及时间演变的过程。戏剧关注的是人生矛盾,通过场面冲突和角色诉怀,既英文所谓的舞台"表现"或"体现"来传达人生的本质。唯有叙事文展示的是一个延绵不断的流中的人生本质。"任何叙事文,都要告诉读者,某一事件从某一点开始,经过一道规定的时间流程,而到某一点结束。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充满动态的过程,亦即人生许多经验的一段一段的拼接。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学习笔记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三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