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5 15:50:49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传媒形态的推陈出新与传媒产业的整合重组已是当今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这一变局中,新闻传播也正应势而动,从规则、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在发生巨变。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的变化有以下几方面:
  ⒈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过去,传统大众媒介基本垄断了新闻传播。为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及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通讯员。虽然不少媒介开设了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信息,但这类信源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者相比,采用率也较低。网络的出现赋予了普通公民一种崭新的角色:新闻报道者。当年美国“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丑闻案的揭露无疑是这种新角色的证明,它使大众媒体感受到了另一类挑战者的存在。在网络传播更加普及、媒介规制也相对宽松的一些西方国家,普通人发布新闻乃至创办媒体的案例层出不穷,“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近几年来成为引人瞩目的热门话题。
  “公民新闻”使人们注意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可以一改往日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他们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置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在去年“华南虎”事件以及“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传播活动中,来自民众的信息和观点所激发的舆论威力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公民新闻”对传统大众媒体的最大挑战是,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其次,“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以突发性新闻事件为代表,其报道方式正逐渐从以往的专业记者报道方式向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相结合的报道形态转变。在新闻事件现场,任何一位公民,都有可能是“临时记者”。任何一位公民,也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来源。公民记者在扩大传统新闻媒介报道面、弥补重要新闻专业记者不在现场这一缺陷的同时,也开创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传统专业记者的信源采集形态。因为公民记者的身份通常是多重的,他既可以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又同时是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和采访者。除此之外, 到BBS、个人博客、公民新闻网站等公民新闻载体上寻找新闻报道线索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的常规作业,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都得益于此。
  还有学者提出,维基(Wiki)技术是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07年5月25日,浙江在线会同浙江省内70多家媒体,联合国内外各大知名网站,共同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开展了一项名为“浙江一日”的活动。这一活动不但有专业记者参与,还欢迎广大网友来当一天记者,提交文字、图片、视频,往论坛灌水,开博客贴文,用手机发送感想和心愿。在24小时论,有560多篇文字报道、620多幅图片、300多篇博文、800多篇评论和16件动漫作品在网络上集成。研究者认为“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博客,而是在同一主题下的维基理念的信息建造”,并预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信息采集、信息编辑、信息播发技术的便捷,随着互联网用户人群的数量增长和分布区域的扩大,维基技术会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改变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①
  ⒉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融合新闻”在本世纪初出现,是以媒介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改变为前提的。如美国最早进行“融合新闻”尝试的媒介集团之一——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于2000年投资四千万美金在佛州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取名“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r),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及其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还有集团网站TMO.com的编辑部门集中起来运行。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使三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 这一集团的成功经验表明,大众媒介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种媒介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发布上联合行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而且,不同类型媒介的联合运作,能够对已经占有的媒介市场起保护作用。比如报纸因为电视、网络媒介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市场不断被侵袭,发行萎缩和广告销量下降在所难免,产品单一、单独运营的报社很难应付市场变化。但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介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因此,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这一观点不无道理。
  在我国,虽然受制于体制与行政管理等因素,跨媒介的“融合新闻”还没有充分展开,但一些传统媒介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改革已有不少成果。如获得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名专栏的“焦点网谈”栏目,就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河南日报》、河南报业网与手机短信平台三方面的资源与渠道创办的,这个栏目围绕公共生活中的各类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展开讨论,发动广大网民畅所欲言,编辑也同时组织一些专家名人重点发表意见,稿件在网站上首发,报纸在每周二、四刊登两个整版的同名专版。“焦点网谈”还设立了子栏目“短信民声”,报社24小时开通手机短信平台,接收群众的建议与投诉、收集新闻线索。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事无巨细,党报编辑都要向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将结果及时在网站与报纸上对社会公开,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思路。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态为基础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限,如报纸新闻局限于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主要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在这样的基础上,各媒介形成了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新闻采编流程,日报按24小时的周期运转,电视根据新闻滚动与栏目架构的需要操作,网站则实时进行新闻信息发布。而建立在媒介融合基础上的“融合新闻”却不同,要在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形态的媒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新的流程。采编管理不再是一报一台一站各行其是,而是跨媒介的团队合作,是对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
  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必将带动新闻编辑部组织结构及其角色和功能的变化。2006年11月2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首席执行官Craig Dubow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集团旗下的所有报纸都将设立崭新的“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让原先的报纸读者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任何他们喜欢的平台,接收新闻和信息。信息中心分为七个功能部:数字部(以数据库为基础快速搜集新闻和信息)、公共服务部(媒介监督)、社区对话部(原评论专栏的延伸,帮助实现传-受交流和受-受交流)、本地新闻部、内容定制部(为小众市场定制专门信息)、数据部(发布生活类“有用”信息)以及多媒体内容制作部。这一改革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进一步突出本地新闻和信息优先于全国和国际新闻信息的地位;二是发表更多的由受众贡献的内容;三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跨平台更新和发布新闻和信息(报纸的作用从而下降、网站的作用因此上升);四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舆论监督作用。②我国新闻媒介同样开始了组织重构与资源重整的探索。如《上海证券报》提出,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推进报网融合,推进形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等项工作。把“中国证券网”和《上海证券报》全面融合,实行一个班子,一套架构。不设立重叠机构。对报网统一业务生产流程,统一考核。把报社的盈利模式从比较单一的信息披露收入转变为内容产品收入、活动产品收入和互动产品收入。《上海证券报》记者的名片上都印制了两行字,上面一行是《上海证券报》,下面一行是“中国证券网”。该报负责人说,要不了多久,大家名片上的两个名称会翻过来,上面印“中国证券网”,下面一行才印《上海证券报》。③2007年,《贵阳日报》成立了“滚动新闻部”,也是加速媒体融合的一个举措。无论中外,新闻传媒的改革尝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在远不是评价其成败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媒介”还有一种前景,那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如像电子纸这类新介质,甚至今天我们还难以想象的更新一代的媒体,能将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等信息终端的功能和特点汇聚于一体,通过无线传输,成为未来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接受终端。对于这样的新媒体而言,“融合新闻”必将超越“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这一界定,不只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而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
  ⒊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相比,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一代媒介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为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传播,因此,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这种新格局一方面造成新闻信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也促成人们对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更多依赖。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在专业人才、传播经验和社会公信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传统媒体,更具备诠释新闻的资格和能力。但如果不注意通过与新媒介的融合扩充信息容量、改变新闻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整合加工新闻信息的水平将很难提高。
  随着技术发展,网络媒体的融合功能仍在不断增强,接受与发布新闻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新闻信息传播将普遍采用多媒体方式,最终在新的终端介质上实现听、读、看、写、说、录等等手段的自由选择和组合,新闻传播体现出更加自由、更加人性化和更加方便快捷的特点。值得重视的是,随着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对新闻传播内容整合加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对内容精准定位、对表现方式适当选择、对传播流程有效地进行控制与管理,成为所有新闻媒介面临的新问题。
  
  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从美国初步获得成功的“融合新闻”案例中可以看到,融合媒介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知道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地表现。因此,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类人才不是高校能够培养的,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具有多种媒介工作经历并有管理才干的业务人员成才希望更大。
  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这种全能型的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新闻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来获得的,目前美国有一大批新闻、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著名新闻学院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此外,“融合新闻”需要公民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为“融合新闻”不仅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能够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将更加“分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职业新闻从业人员与社会公众是平等的,新闻与观点的交流与交锋在所难免,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使用媒介,提高对新闻信息的辨别力,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守法规、加强自律,成为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都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在加快法律建设步伐的同时,加强对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非常重要。这种教育是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之外的更加普及的教育,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
  我国的新闻院校担负着为新闻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如何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培养出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我认为需要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⒈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比如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新闻院校的情况也与此相似。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传媒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这种按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始开设了一个媒体融合的新的专业,那一年我恰好到这所学院访问,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 S. Brooks教授告诉我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纸,他们说希望能招聘到能够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因为我们总是培养报纸记者、杂志记者,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其实,在美国开设融合专业的新闻学院不止密苏里新闻学院一家。
  国外新闻教育界的探索给我们以启示。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年开始也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一个专业方向:“数字新闻传播”,作为传统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早在2000年,我们曾经开设过“网络新闻”方向并招收了两届学生,但这个方向后来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而停办了。现在我们新设的“数字新闻传播”方向同“网络新闻”不同,它是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变化,整合全院的教育资源来重新规划设计的新专业方向,其目标是造就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因此,该方向的基础专业课程充分利用新闻学院的学科优势资源,与新闻学专业的其他方向打通共享,而专业核心课程则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新闻采写、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移动信息传播、新媒体管理等)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除了开设新的专业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人大新闻学院还对全院通用的基础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造。如借助本院广播电视教研室的力量和新媒体教研室的力量,为全体学生新开设了两门业务性的专业课程: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这两门课程的开设,使新闻学专业原先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得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此外,学院还新设了一门“跨媒体传播实验”的专业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媒体建设相结合,探索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过去,人大新闻学院虽然有《新闻周报》这样的学生小报,但办报活动完全是学生自发的,报纸出版也只属于院团委管辖下的学生课余活动,课堂教学没有与学生媒体挂钩,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师也没有介入这项工作中。从2006年开始,在学院学生自主创办的《新闻周刊》基础上,又创办了学生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吸纳全院本科生阶段性地到学生媒体中进行实习。学院新开设的专业课程“跨媒体传播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媒体实验进行指导和管理,指派专业教师具体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将每一个学生媒体的业务成果纳入课堂教学的点评指导范围。这一改革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教改立项,次年又得到北京市教改立项。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与学生媒体实验,已经组织完成了对学生报纸《新闻周报》的改版、改制工作,并初步研制出了新型的电子报纸。学生网站的改版和运行也在进行中。
  ⒉培养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家型新闻人才
  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除了应考虑媒介融合带来的对“全媒体”技能的需要之外,还应该在培养“专家型”的新闻人才方面有所探索。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兴盛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在于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它还需要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的整合,提升其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策划型与专家型新闻人才将更为媒体所需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培养“专家型”记者实验。2003年9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宣布创立一个新的为期一年的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简称M.A.)项目,专注于教授未来的新闻领军人物在他们的事业中将会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M.A. 项目要求其申请人应该具有从事记者职业的较高的专业资格,或者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或者相同档次的学院获得了新闻学硕士学位,要么取得了足够的专业成就,并且有相关记录可以证明。2005年我在哥大新闻学院调研期间,这个新项目正在挑选第一批学生。副院长Klatell教授告诉我,第一届学生将被分成四种不同的专业方向:商业和经济新闻;科学和医学新闻;艺术和文化新闻;政治和国际事务新闻。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方向?他的解释是,“我们努力选择一些哥大很强的系科进行合作,他们有很不错的老师和研究领域。同时我们地处纽约市,也有很多优势。很明显,纽约是美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医疗中心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这四个领域。”他还说,“这个项目的学生将在他们选择的专业方向中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但不用再多学新闻了,因为他们已经懂得新闻,已经读过M.A.项目。”这个新项目的教学主要依靠其他学院的师资力量,他们从别的学院找到最好的教授,专门给新闻学院的学生上课。学生将来做硕士论文时,他们将有两名导师,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教授新闻的老师,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老师。学院认为通过将记者和专家一起合作,能够获得最好的教学和指导结果。
  哥大新闻学院采用跨学科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思路和教学组织方式不只表现在这个培养项目上,在博士培养项目、双硕士学位项目上也是这个思路。如双硕士学位项目就是与相关的其他学院合作开设的,共有五种双学位专业:新闻学和法学、新闻学和工商管理、新闻学和国际关系、新闻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新闻学和宗教学。这些项目的研究生在两所学院各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参加毕业考试,最终能获得两个硕士学位。相比较,我们国内的许多新闻学院虽然也在综合性大学中,但对于借助其他学院的学科优势,进行横向联合,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开发却少有作为,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如果我们要真正做到培养专家型新闻人才,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就必须在跨院系跨专业的合作上动脑筋,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创建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但需要我们了解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的变化,把握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案进行大胆改革,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细致工作,如在实验中心的建设、在教师团队的建设、在教学管理的改进等其他方面同样作出努力。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文学类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lw_wxl/16248.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5 15:50:49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传媒形态的推陈出新与传媒产业的整合重组已是当今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这一变局中,新闻传播也正应势而动,从规则、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在发生巨变。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的变化有以下几方面:
  ⒈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过去,传统大众媒介基本垄断了新闻传播。为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及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通讯员。虽然不少媒介开设了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信息,但这类信源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者相比,采用率也较低。网络的出现赋予了普通公民一种崭新的角色:新闻报道者。当年美国“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丑闻案的揭露无疑是这种新角色的证明,它使大众媒体感受到了另一类挑战者的存在。在网络传播更加普及、媒介规制也相对宽松的一些西方国家,普通人发布新闻乃至创办媒体的案例层出不穷,“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近几年来成为引人瞩目的热门话题。
  “公民新闻”使人们注意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可以一改往日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他们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置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在去年“华南虎”事件以及“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传播活动中,来自民众的信息和观点所激发的舆论威力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公民新闻”对传统大众媒体的最大挑战是,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其次,“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以突发性新闻事件为代表,其报道方式正逐渐从以往的专业记者报道方式向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相结合的报道形态转变。在新闻事件现场,任何一位公民,都有可能是“临时记者”。任何一位公民,也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来源。公民记者在扩大传统新闻媒介报道面、弥补重要新闻专业记者不在现场这一缺陷的同时,也开创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传统专业记者的信源采集形态。因为公民记者的身份通常是多重的,他既可以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又同时是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和采访者。除此之外, 到BBS、个人博客、公民新闻网站等公民新闻载体上寻找新闻报道线索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的常规作业,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都得益于此。
  还有学者提出,维基(Wiki)技术是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07年5月25日,浙江在线会同浙江省内70多家媒体,联合国内外各大知名网站,共同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开展了一项名为“浙江一日”的活动。这一活动不但有专业记者参与,还欢迎广大网友来当一天记者,提交文字、图片、视频,往论坛灌水,开博客贴文,用手机发送感想和心愿。在24小时论,有560多篇文字报道、620多幅图片、300多篇博文、800多篇评论和16件动漫作品在网络上集成。研究者认为“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博客,而是在同一主题下的维基理念的信息建造”,并预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信息采集、信息编辑、信息播发技术的便捷,随着互联网用户人群的数量增长和分布区域的扩大,维基技术会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改变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①
  ⒉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融合新闻”在本世纪初出现,是以媒介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改变为前提的。如美国最早进行“融合新闻”尝试的媒介集团之一——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于2000年投资四千万美金在佛州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取名“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r),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及其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还有集团网站TMO.com的编辑部门集中起来运行。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使三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 这一集团的成功经验表明,大众媒介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种媒介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发布上联合行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而且,不同类型媒介的联合运作,能够对已经占有的媒介市场起保护作用。比如报纸因为电视、网络媒介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市场不断被侵袭,发行萎缩和广告销量下降在所难免,产品单一、单独运营的报社很难应付市场变化。但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介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因此,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这一观点不无道理。
  在我国,虽然受制于体制与行政管理等因素,跨媒介的“融合新闻”还没有充分展开,但一些传统媒介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改革已有不少成果。如获得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名专栏的“焦点网谈”栏目,就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河南日报》、河南报业网与手机短信平台三方面的资源与渠道创办的,这个栏目围绕公共生活中的各类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展开讨论,发动广大网民畅所欲言,编辑也同时组织一些专家名人重点发表意见,稿件在网站上首发,报纸在每周二、四刊登两个整版的同名专版。“焦点网谈”还设立了子栏目“短信民声”,报社24小时开通手机短信平台,接收群众的建议与投诉、收集新闻线索。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事无巨细,党报编辑都要向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将结果及时在网站与报纸上对社会公开,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思路。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态为基础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限,如报纸新闻局限于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主要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在这样的基础上,各媒介形成了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新闻采编流程,日报按24小时的周期运转,电视根据新闻滚动与栏目架构的需要操作,网站则实时进行新闻信息发布。而建立在媒介融合基础上的“融合新闻”却不同,要在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形态的媒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新的流程。采编管理不再是一报一台一站各行其是,而是跨媒介的团队合作,是对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
  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必将带动新闻编辑部组织结构及其角色和功能的变化。2006年11月2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首席执行官Craig Dubow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集团旗下的所有报纸都将设立崭新的“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让原先的报纸读者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任何他们喜欢的平台,接收新闻和信息。信息中心分为七个功能部:数字部(以数据库为基础快速搜集新闻和信息)、公共服务部(媒介监督)、社区对话部(原评论专栏的延伸,帮助实现传-受交流和受-受交流)、本地新闻部、内容定制部(为小众市场定制专门信息)、数据部(发布生活类“有用”信息)以及多媒体内容制作部。这一改革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进一步突出本地新闻和信息优先于全国和国际新闻信息的地位;二是发表更多的由受众贡献的内容;三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跨平台更新和发布新闻和信息(报纸的作用从而下降、网站的作用因此上升);四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舆论监督作用。②我国新闻媒介同样开始了组织重构与资源重整的探索。如《上海证券报》提出,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推进报网融合,推进形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等项工作。把“中国证券网”和《上海证券报》全面融合,实行一个班子,一套架构。不设立重叠机构。对报网统一业务生产流程,统一考核。把报社的盈利模式从比较单一的信息披露收入转变为内容产品收入、活动产品收入和互动产品收入。《上海证券报》记者的名片上都印制了两行字,上面一行是《上海证券报》,下面一行是“中国证券网”。该报负责人说,要不了多久,大家名片上的两个名称会翻过来,上面印“中国证券网”,下面一行才印《上海证券报》。③2007年,《贵阳日报》成立了“滚动新闻部”,也是加速媒体融合的一个举措。无论中外,新闻传媒的改革尝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在远不是评价其成败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媒介”还有一种前景,那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如像电子纸这类新介质,甚至今天我们还难以想象的更新一代的媒体,能将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等信息终端的功能和特点汇聚于一体,通过无线传输,成为未来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接受终端。对于这样的新媒体而言,“融合新闻”必将超越“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这一界定,不只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而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
  ⒊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相比,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一代媒介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为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传播,因此,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这种新格局一方面造成新闻信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也促成人们对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更多依赖。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在专业人才、传播经验和社会公信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传统媒体,更具备诠释新闻的资格和能力。但如果不注意通过与新媒介的融合扩充信息容量、改变新闻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整合加工新闻信息的水平将很难提高。
  随着技术发展,网络媒体的融合功能仍在不断增强,接受与发布新闻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新闻信息传播将普遍采用多媒体方式,最终在新的终端介质上实现听、读、看、写、说、录等等手段的自由选择和组合,新闻传播体现出更加自由、更加人性化和更加方便快捷的特点。值得重视的是,随着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对新闻传播内容整合加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对内容精准定位、对表现方式适当选择、对传播流程有效地进行控制与管理,成为所有新闻媒介面临的新问题。
  
  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从美国初步获得成功的“融合新闻”案例中可以看到,融合媒介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知道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地表现。因此,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类人才不是高校能够培养的,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具有多种媒介工作经历并有管理才干的业务人员成才希望更大。
  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这种全能型的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新闻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来获得的,目前美国有一大批新闻、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著名新闻学院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此外,“融合新闻”需要公民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为“融合新闻”不仅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能够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将更加“分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职业新闻从业人员与社会公众是平等的,新闻与观点的交流与交锋在所难免,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使用媒介,提高对新闻信息的辨别力,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守法规、加强自律,成为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都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在加快法律建设步伐的同时,加强对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非常重要。这种教育是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之外的更加普及的教育,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
  我国的新闻院校担负着为新闻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如何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培养出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我认为需要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⒈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比如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新闻院校的情况也与此相似。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传媒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这种按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始开设了一个媒体融合的新的专业,那一年我恰好到这所学院访问,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 S. Brooks教授告诉我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纸,他们说希望能招聘到能够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因为我们总是培养报纸记者、杂志记者,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其实,在美国开设融合专业的新闻学院不止密苏里新闻学院一家。
  国外新闻教育界的探索给我们以启示。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年开始也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一个专业方向:“数字新闻传播”,作为传统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早在2000年,我们曾经开设过“网络新闻”方向并招收了两届学生,但这个方向后来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而停办了。现在我们新设的“数字新闻传播”方向同“网络新闻”不同,它是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变化,整合全院的教育资源来重新规划设计的新专业方向,其目标是造就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因此,该方向的基础专业课程充分利用新闻学院的学科优势资源,与新闻学专业的其他方向打通共享,而专业核心课程则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新闻采写、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移动信息传播、新媒体管理等)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除了开设新的专业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人大新闻学院还对全院通用的基础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造。如借助本院广播电视教研室的力量和新媒体教研室的力量,为全体学生新开设了两门业务性的专业课程: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这两门课程的开设,使新闻学专业原先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得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此外,学院还新设了一门“跨媒体传播实验”的专业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媒体建设相结合,探索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过去,人大新闻学院虽然有《新闻周报》这样的学生小报,但办报活动完全是学生自发的,报纸出版也只属于院团委管辖下的学生课余活动,课堂教学没有与学生媒体挂钩,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师也没有介入这项工作中。从2006年开始,在学院学生自主创办的《新闻周刊》基础上,又创办了学生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吸纳全院本科生阶段性地到学生媒体中进行实习。学院新开设的专业课程“跨媒体传播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媒体实验进行指导和管理,指派专业教师具体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将每一个学生媒体的业务成果纳入课堂教学的点评指导范围。这一改革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教改立项,次年又得到北京市教改立项。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与学生媒体实验,已经组织完成了对学生报纸《新闻周报》的改版、改制工作,并初步研制出了新型的电子报纸。学生网站的改版和运行也在进行中。
  ⒉培养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家型新闻人才
  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除了应考虑媒介融合带来的对“全媒体”技能的需要之外,还应该在培养“专家型”的新闻人才方面有所探索。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兴盛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在于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它还需要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的整合,提升其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策划型与专家型新闻人才将更为媒体所需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培养“专家型”记者实验。2003年9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宣布创立一个新的为期一年的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简称M.A.)项目,专注于教授未来的新闻领军人物在他们的事业中将会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M.A. 项目要求其申请人应该具有从事记者职业的较高的专业资格,或者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或者相同档次的学院获得了新闻学硕士学位,要么取得了足够的专业成就,并且有相关记录可以证明。2005年我在哥大新闻学院调研期间,这个新项目正在挑选第一批学生。副院长Klatell教授告诉我,第一届学生将被分成四种不同的专业方向:商业和经济新闻;科学和医学新闻;艺术和文化新闻;政治和国际事务新闻。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方向?他的解释是,“我们努力选择一些哥大很强的系科进行合作,他们有很不错的老师和研究领域。同时我们地处纽约市,也有很多优势。很明显,纽约是美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医疗中心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这四个领域。”他还说,“这个项目的学生将在他们选择的专业方向中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但不用再多学新闻了,因为他们已经懂得新闻,已经读过M.A.项目。”这个新项目的教学主要依靠其他学院的师资力量,他们从别的学院找到最好的教授,专门给新闻学院的学生上课。学生将来做硕士论文时,他们将有两名导师,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教授新闻的老师,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老师。学院认为通过将记者和专家一起合作,能够获得最好的教学和指导结果。
  哥大新闻学院采用跨学科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思路和教学组织方式不只表现在这个培养项目上,在博士培养项目、双硕士学位项目上也是这个思路。如双硕士学位项目就是与相关的其他学院合作开设的,共有五种双学位专业:新闻学和法学、新闻学和工商管理、新闻学和国际关系、新闻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新闻学和宗教学。这些项目的研究生在两所学院各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参加毕业考试,最终能获得两个硕士学位。相比较,我们国内的许多新闻学院虽然也在综合性大学中,但对于借助其他学院的学科优势,进行横向联合,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开发却少有作为,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如果我们要真正做到培养专家型新闻人才,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就必须在跨院系跨专业的合作上动脑筋,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创建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但需要我们了解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的变化,把握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案进行大胆改革,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细致工作,如在实验中心的建设、在教师团队的建设、在教学管理的改进等其他方面同样作出努力。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