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internet市场分析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4 14:20:36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构成因素

1.1 IP网络成为多媒体通信市场的主体早在70年代,就有了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概念。那么,它的网络基础是什么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覆盖面最大的电话网络,如果能在电话网上将数字、图像等综合进来,岂不是很美妙的事情吗?于是就有了N ISDN的概念,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表明ISDN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人们对多媒体的向往,相反,随着IP网络的普及,ISDN又找回了其生存的价值———IP网的接入。于是新建一个全新网络的设想出现了,即采用ATM技术,实现B ISDN来提供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但ATM全能的设计思想使其越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高,端到端的ATM连接的理想已不能实现,于是,ATM放弃了独霸通信领域的野心,而成为用户多业务的传送平台,它已在通信领域占据了应有的地位。

而此时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却遍布全球,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媒体像IP网那样迅速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无线电广播发明后经过38年才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经过13年、微电脑经过16年达到同样水平,而IP网不到4年就拥有了5000万用户。
IP网络可以将多种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综合在一起,并可进行交互式的操作,进行信息的交流、复制、收集、传播等活动,而这正是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特征。

话音通信量在全球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在诸多传统行业中算是比较快的。而数据业务通信量则在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1997年8月,在美国的主要通信网上,数据业务量第一次与话音业务相当。据Elec tronicast预计,到2000年数据业务量会占到整个通信业务量的80%;到2005年,将会达到96%。这一切的发生都将归功于IP的出现,任何人都不可能忽视如此一个具有蓬勃生机,拥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潜在用户的大市场。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的主体将是基于TCP/IP技术的IP网络,IP举足轻重的地位将为世人所承认。

1.2 IP技术的发展和宽带技术的成熟

IP网络的迅猛发展,并不说明IP网络已能十分完美地支持多媒体通信业务,相反它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初期的用户主要把Internet当成一个获取信息的来源,它的可用性、稳定性和服务水平并非至关重要的,但随着用户的增多,服务内容的广泛和多样化,特别是基于IP协议的话音传输、实时图像等多媒体服务的推出,使繁多的应用与有限的带宽之间恰似千军万马挤在独木桥上,网络越来越不堪重负。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他们非常重要的应用放到Internet上去时,网络的服务质量对他们的业务和成功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为此,人们提出了电信级Internet的概念,即宽带IP网络。其目标首先要有接通率的概念,在接入服务中提供高带宽、高接通率的服务;其次,在网络上提供高吞吐量、低时延的服务;第三,在服务等级方面,如果用户愿意多付费的话,就能够得到最好的服务。

要实现上述目标,目前可能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在光纤上建立高性能、低价格的宽带IP骨干网,即采用高比特路由器直接在SDH上建立运行IP协议的宽带IP网络;另一种方式是以ATM网络为IP的骨干网路,采用LANE、MPOA、MPLS等IP与ATM结合的技术,实现宽带IP网络。应该说,IP网络要发展,还要基于其自身技术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1.3社会发展对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的影响

对美国来说,美国从1956~1957年进入信息时代,横贯大西洋的电缆电话开始提供服务。而1990年是数字化信息革命的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WWW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Internet在全世界的发展,个人电脑广泛进入家庭,到今天美国的家庭有近50%拥有PC机。

对于我国来说,1978年是我国进入前信息时代的里程碑。各种信息产品大规模涌现,电视迅速普及,其普及的迅速程度曾令外国人大为吃惊;电话也进入平常百姓的家庭。1997年我国电话网的规模居世界第二;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目前是亚洲第二大PC机销售市场。

确实,社会发展至今,信息对人们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的需求市场已经形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会越来越大。

2、2000年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展望

2.1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终端市场规模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在我国逐步普及。1996年国内计算机销量为210万台,较1995年增长80%以上,其中约有40万~50万台进入百姓家庭,据有关方面(《PCWorld》)调查分析,1996年底我国社会计算机拥有量约为560万台。从目前得到的数据及情况分析,1997年销量超过300万台。而1998年的PC市场,国内外各大厂商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策略调整和结构重组的缓慢发展之后,于第二季度发起了大规模的市场争夺。据CBIResearch(电脑商情报研究)对1998年我国PC机市场调查显示,第二季度的市场销售量达到88万台,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6.34%,较1998年第一季度增长了25.32%。按此比例计算,1998年我国PC机的销量达到400多万台。至2000年,我国计算机市场容量大约800万~1000万台(慧聪商情分析)。另根据《1996年中国计算机工业报告》及相关分析,考虑到计算机的淘汰、升级、价格下降,国民经济发展等因素,预计至2000年,我国社会计算机拥有量将超过2000万台,其中家庭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很快,在CBIResearch的统计数据中,1998年第二季度PC家用电脑市场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与1997年第二季度相比,市场占有率有明显上升,年增长率高达74%。1998年第二季度的家用计算机销量占总销量的20%左右。到2000年家庭计算机将占全国计算机总数的25%或更高(美国家庭计算机的销量占计算机销售总量的37%左右),约为500万~600万台。我国东、中、西部计算机销量之比约为12∶4∶1。

2.2全球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及上网率比较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计算机普及程度比较高,如美国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3

8%,日本为10%,我国香港特区的1/3家庭拥有计算机(以上数据截止到1997年7月)。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计算机通信来看,计算机的上网通信已经较为普及,从对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看(截止到1997年),日本有500万用户上网通信(此处指Internet网),澳大利亚上网用户约300万,新加坡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的单位和家庭上网通信这一规模(《世纪电脑与通信》)。

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1997年9月~12月对美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的家庭PC和家庭Internet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该调查以4个国家15~49岁的男女公民为对象,各国接受调查的人数在500~1500人。
表1:对美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家庭PC和Internet使用情况调查 美国 新加坡 韩国 日本
家庭PC普及率 44.8% 40.2% 26% 17%
PC上网率 63.4% 60.1% 43.8% 36 %
家庭上网率 28.4% 24.2% 11.4% 5.9%


目前亚洲出现了金融危机,面对危机Internet的发展会如何呢?IDC亚太区办事处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尽管给ISP带来成本方面的压力,但它不会影响Internet在这一地区的发展。IDC预计,1998年亚太区(日本除外)的Internet用户数量将增加63%。1997年夏季金融危机席卷亚洲之前,IDC曾经预计这个数字可达69%。

另据IDC的Internet商务市场模式部预测,今后4年内,亚太区的Internet用户数量将从496万上升到2310万,年增长率为47%。

在我国,80%的家庭计算机为多媒体,计算机配置的档次较高,Modem也将成为标准配件,所以可以认为计算机在我国进行互连通信是大势所趋。“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居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97年7月),北京、贵阳、上海约有13.2%的居民家中拥有电脑;而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几个大型城市(北京、贵阳、上海)有11.25%的家用计算机已经与Internet相连。表2列出了美国、世界平均水平及中国家庭PC普及率及上网比率。

表2美国、世界平均水平及中国家庭PC普及率及上网率比较 1997年
2000年

美国
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

(京、沪、穗)
美国
世界平均水平

家庭PC普及率(%) 45 12 13 60 20
家庭PC上网率(%) 38 16 11 60 25
家庭上网率(%) 17 1.9 1.4 36 5


(注:资料来源ryanhankinkent及零点调查公司。)

2.3 2000年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分析

由以上分析得出:家用计算机购买者的经济能力、使用者的素质及使用目的将决定我国家用计算机的上网比例,而上网比例和计算机的普及率又将决定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的规模。在这些有应用需求的家庭中,有多媒体应用能力并能够支付相当的多媒体通信费用的家庭,才是多媒体通信业务潜在市场所在,并且此种情况将维持一段时间。

目前我国东部几个发达城市的家庭PC普及率和上网率已经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完全有能力超过届时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目前的普及率和上网率水平,达到30%左右的家用计算机连入Internet。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整体经济能力的限制,家用计算机的市场比较小,连入Internet网络的家用计算机的比例也低于东部地区。预计到2000年,中部地区将有25%左右家用计算机连入IP网络;西部地区为15%左右。据此预计,至2000年,连入IP网络的家用计算机大约为148万台(帐号用户)。

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由个人用户市场和商业(单位)用户市场构成。在此,我们对美国和世界2000年商用PC与家庭PC的上网比例进行分析(根据美国ryanhankinkent公司预计),美国为107∶37,接近3∶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48∶69,接近4∶1。在这些比例数中,商用PC大部分以局域网方式组成,而上网的局域网内的PC都算是商用上网PC,但我们认为这些PC虽然能够上网,但不一定都能使用网上多媒体应用,有些可能只进行简单的E mail应用。所以,实际的比例数小于该值。另外,根据美国市场调研公司In telliQuest1997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称,1996年四季度美国成年人使用Internet和在线服务的人数达到4700万,而其中2230万人在家访问,1330万人在工作时间使用,68万人在学校上网,另有1000万可能既在家,又在单位。因此美国家用PC与商用PC上网数量的比例大约为1∶2,而世界范围的商用PC上网数量所占比例要大些。

根据CNNIC的调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9.9万台,其中,直接上网计算机4.9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25万台,用户约为62万。从用户可以上网的地点来看:可以在单位上网的用户占46.7%,可在家上网的用户占25.3%,在单位和在家都可上网占28%,由此根据用户人数和上网计算机数,可以作一个简单的推算,因为现在很多拨号方式采用包月制方式,每个单位对自己的帐号在不同终端上的使用并不限制,既在家又可在单位上网的用户通常利用这种帐号一号多用。由此可推断:在我国上网的计算机中,家用计算机与商用计算机在数量上的比例大约为1∶2。

根据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对比,预计2000年多媒体通信潜在业务市场将达到400万~500万个左右,这一潜在市场主要以帐号用户为主。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潜在市场规模很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但这种潜在市场的完全开发和形成还将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宣传、资费、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相关的管理和策略等。相信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将面临一个广阔的多媒体通信市场前景,极大地促进信息产业的进程。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毕业论文internet市场分析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lw/15229.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internet市场分析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4 14:20:36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构成因素

1.1 IP网络成为多媒体通信市场的主体早在70年代,就有了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概念。那么,它的网络基础是什么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覆盖面最大的电话网络,如果能在电话网上将数字、图像等综合进来,岂不是很美妙的事情吗?于是就有了N ISDN的概念,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表明ISDN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人们对多媒体的向往,相反,随着IP网络的普及,ISDN又找回了其生存的价值———IP网的接入。于是新建一个全新网络的设想出现了,即采用ATM技术,实现B ISDN来提供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但ATM全能的设计思想使其越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高,端到端的ATM连接的理想已不能实现,于是,ATM放弃了独霸通信领域的野心,而成为用户多业务的传送平台,它已在通信领域占据了应有的地位。

而此时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却遍布全球,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媒体像IP网那样迅速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无线电广播发明后经过38年才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经过13年、微电脑经过16年达到同样水平,而IP网不到4年就拥有了5000万用户。
IP网络可以将多种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综合在一起,并可进行交互式的操作,进行信息的交流、复制、收集、传播等活动,而这正是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特征。

话音通信量在全球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在诸多传统行业中算是比较快的。而数据业务通信量则在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1997年8月,在美国的主要通信网上,数据业务量第一次与话音业务相当。据Elec tronicast预计,到2000年数据业务量会占到整个通信业务量的80%;到2005年,将会达到96%。这一切的发生都将归功于IP的出现,任何人都不可能忽视如此一个具有蓬勃生机,拥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潜在用户的大市场。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的主体将是基于TCP/IP技术的IP网络,IP举足轻重的地位将为世人所承认。

1.2 IP技术的发展和宽带技术的成熟

IP网络的迅猛发展,并不说明IP网络已能十分完美地支持多媒体通信业务,相反它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初期的用户主要把Internet当成一个获取信息的来源,它的可用性、稳定性和服务水平并非至关重要的,但随着用户的增多,服务内容的广泛和多样化,特别是基于IP协议的话音传输、实时图像等多媒体服务的推出,使繁多的应用与有限的带宽之间恰似千军万马挤在独木桥上,网络越来越不堪重负。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他们非常重要的应用放到Internet上去时,网络的服务质量对他们的业务和成功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为此,人们提出了电信级Internet的概念,即宽带IP网络。其目标首先要有接通率的概念,在接入服务中提供高带宽、高接通率的服务;其次,在网络上提供高吞吐量、低时延的服务;第三,在服务等级方面,如果用户愿意多付费的话,就能够得到最好的服务。

要实现上述目标,目前可能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在光纤上建立高性能、低价格的宽带IP骨干网,即采用高比特路由器直接在SDH上建立运行IP协议的宽带IP网络;另一种方式是以ATM网络为IP的骨干网路,采用LANE、MPOA、MPLS等IP与ATM结合的技术,实现宽带IP网络。应该说,IP网络要发展,还要基于其自身技术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1.3社会发展对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的影响

对美国来说,美国从1956~1957年进入信息时代,横贯大西洋的电缆电话开始提供服务。而1990年是数字化信息革命的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WWW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Internet在全世界的发展,个人电脑广泛进入家庭,到今天美国的家庭有近50%拥有PC机。

对于我国来说,1978年是我国进入前信息时代的里程碑。各种信息产品大规模涌现,电视迅速普及,其普及的迅速程度曾令外国人大为吃惊;电话也进入平常百姓的家庭。1997年我国电话网的规模居世界第二;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目前是亚洲第二大PC机销售市场。

确实,社会发展至今,信息对人们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的需求市场已经形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会越来越大。

2、2000年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展望

2.1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终端市场规模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在我国逐步普及。1996年国内计算机销量为210万台,较1995年增长80%以上,其中约有40万~50万台进入百姓家庭,据有关方面(《PCWorld》)调查分析,1996年底我国社会计算机拥有量约为560万台。从目前得到的数据及情况分析,1997年销量超过300万台。而1998年的PC市场,国内外各大厂商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策略调整和结构重组的缓慢发展之后,于第二季度发起了大规模的市场争夺。据CBIResearch(电脑商情报研究)对1998年我国PC机市场调查显示,第二季度的市场销售量达到88万台,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6.34%,较1998年第一季度增长了25.32%。按此比例计算,1998年我国PC机的销量达到400多万台。至2000年,我国计算机市场容量大约800万~1000万台(慧聪商情分析)。另根据《1996年中国计算机工业报告》及相关分析,考虑到计算机的淘汰、升级、价格下降,国民经济发展等因素,预计至2000年,我国社会计算机拥有量将超过2000万台,其中家庭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很快,在CBIResearch的统计数据中,1998年第二季度PC家用电脑市场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与1997年第二季度相比,市场占有率有明显上升,年增长率高达74%。1998年第二季度的家用计算机销量占总销量的20%左右。到2000年家庭计算机将占全国计算机总数的25%或更高(美国家庭计算机的销量占计算机销售总量的37%左右),约为500万~600万台。我国东、中、西部计算机销量之比约为12∶4∶1。

2.2全球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及上网率比较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计算机普及程度比较高,如美国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3

8%,日本为10%,我国香港特区的1/3家庭拥有计算机(以上数据截止到1997年7月)。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计算机通信来看,计算机的上网通信已经较为普及,从对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看(截止到1997年),日本有500万用户上网通信(此处指Internet网),澳大利亚上网用户约300万,新加坡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的单位和家庭上网通信这一规模(《世纪电脑与通信》)。

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1997年9月~12月对美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的家庭PC和家庭Internet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该调查以4个国家15~49岁的男女公民为对象,各国接受调查的人数在500~1500人。
表1:对美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家庭PC和Internet使用情况调查 美国 新加坡 韩国 日本
家庭PC普及率 44.8% 40.2% 26% 17%
PC上网率 63.4% 60.1% 43.8% 36 %
家庭上网率 28.4% 24.2% 11.4% 5.9%


目前亚洲出现了金融危机,面对危机Internet的发展会如何呢?IDC亚太区办事处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尽管给ISP带来成本方面的压力,但它不会影响Internet在这一地区的发展。IDC预计,1998年亚太区(日本除外)的Internet用户数量将增加63%。1997年夏季金融危机席卷亚洲之前,IDC曾经预计这个数字可达69%。

另据IDC的Internet商务市场模式部预测,今后4年内,亚太区的Internet用户数量将从496万上升到2310万,年增长率为47%。

在我国,80%的家庭计算机为多媒体,计算机配置的档次较高,Modem也将成为标准配件,所以可以认为计算机在我国进行互连通信是大势所趋。“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居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97年7月),北京、贵阳、上海约有13.2%的居民家中拥有电脑;而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几个大型城市(北京、贵阳、上海)有11.25%的家用计算机已经与Internet相连。表2列出了美国、世界平均水平及中国家庭PC普及率及上网比率。

表2美国、世界平均水平及中国家庭PC普及率及上网率比较 1997年
2000年

美国
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

(京、沪、穗)
美国
世界平均水平

家庭PC普及率(%) 45 12 13 60 20
家庭PC上网率(%) 38 16 11 60 25
家庭上网率(%) 17 1.9 1.4 36 5


(注:资料来源ryanhankinkent及零点调查公司。)

2.3 2000年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分析

由以上分析得出:家用计算机购买者的经济能力、使用者的素质及使用目的将决定我国家用计算机的上网比例,而上网比例和计算机的普及率又将决定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的规模。在这些有应用需求的家庭中,有多媒体应用能力并能够支付相当的多媒体通信费用的家庭,才是多媒体通信业务潜在市场所在,并且此种情况将维持一段时间。

目前我国东部几个发达城市的家庭PC普及率和上网率已经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完全有能力超过届时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目前的普及率和上网率水平,达到30%左右的家用计算机连入Internet。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整体经济能力的限制,家用计算机的市场比较小,连入Internet网络的家用计算机的比例也低于东部地区。预计到2000年,中部地区将有25%左右家用计算机连入IP网络;西部地区为15%左右。据此预计,至2000年,连入IP网络的家用计算机大约为148万台(帐号用户)。

多媒体通信业务市场由个人用户市场和商业(单位)用户市场构成。在此,我们对美国和世界2000年商用PC与家庭PC的上网比例进行分析(根据美国ryanhankinkent公司预计),美国为107∶37,接近3∶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48∶69,接近4∶1。在这些比例数中,商用PC大部分以局域网方式组成,而上网的局域网内的PC都算是商用上网PC,但我们认为这些PC虽然能够上网,但不一定都能使用网上多媒体应用,有些可能只进行简单的E mail应用。所以,实际的比例数小于该值。另外,根据美国市场调研公司In telliQuest1997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称,1996年四季度美国成年人使用Internet和在线服务的人数达到4700万,而其中2230万人在家访问,1330万人在工作时间使用,68万人在学校上网,另有1000万可能既在家,又在单位。因此美国家用PC与商用PC上网数量的比例大约为1∶2,而世界范围的商用PC上网数量所占比例要大些。

根据CNNIC的调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9.9万台,其中,直接上网计算机4.9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25万台,用户约为62万。从用户可以上网的地点来看:可以在单位上网的用户占46.7%,可在家上网的用户占25.3%,在单位和在家都可上网占28%,由此根据用户人数和上网计算机数,可以作一个简单的推算,因为现在很多拨号方式采用包月制方式,每个单位对自己的帐号在不同终端上的使用并不限制,既在家又可在单位上网的用户通常利用这种帐号一号多用。由此可推断:在我国上网的计算机中,家用计算机与商用计算机在数量上的比例大约为1∶2。

根据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对比,预计2000年多媒体通信潜在业务市场将达到400万~500万个左右,这一潜在市场主要以帐号用户为主。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潜在市场规模很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但这种潜在市场的完全开发和形成还将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宣传、资费、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相关的管理和策略等。相信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将面临一个广阔的多媒体通信市场前景,极大地促进信息产业的进程。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毕业论文internet市场分析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lw/15229.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