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全国高教自考“公文选读”试题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4 06:22:49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史书记载,唐代群臣向皇帝奏事,非表非状者,称( )
A.上书 B.榜子
C.札子 D.呈
2.正式将“制”定为君命文书是在( )
A.西周 B.秦代
C.东汉 D.唐
3.《徐州刺史陶谦等上朱俊奏记》中有“凡百君子,靡不顒顒”句,其中“凡百”的修辞手法是( )
A.借代 B.联用
C.比喻 D.夸张
4.“移”这种公文的原生期是在我国古代的( )
A.先秦~两汉 B.两汉~南北朝
C.南北朝~唐宋 D.唐宋~元明
5.在元朝,作为特殊的准君命文种,皇太子颁下之文称为( )
A.教 B.令
C.令书 D.令旨
6.我国古代,被规范为讨敌、威敌、晓谕的军事专用文种是( )
A.宣头 B.盟书
C.誓书 D.檄文
7.呈,是民国时期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 )
A.上行文种 B.下行文种
C.平行文种 D.上、平行并用文种
8.民国时期“咨呈”的对应文种,是带有准下行属性的( )
A.咨付 B.照会
C.咨陈 D.咨
9.《唐继尧蔡锷等护国讨袁通电》中,“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一语运用的修辞格是
( )
A.对偶 B.排比
C.比喻 D.借代
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关于苏维埃建设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使用的“决议”文种,它发表的时间是( )
A.1921年 B.1927年
C.1934年 D.1937年
11.知照报告、上复报告、送审报告应属于( )
A.一般报告 B.专门报告
C.专用报告 D.特殊报告
l2.区分“商函”与“答函”的依据是( )
A.格式 B.往复过程
C.用途 D.性质
13.民国时期的指令,其本质用途类似于现行使用的( )
A.通知 B.批复
C.令 D.指示
14.在以下文种中,既可以用命令或者通知发布,也可以直接下达的是( )
A.决议 B.决定
C.会议纪要 D.议案
15.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文种是( )
A.布告 B.通告
C.公告 D.公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公文格式包括( )
A.结构程式 B.行文规则
C.行文方式 D.文面款式
E.载体规格
17.“奏”,是秦代始设的公文文种,后起的公文与奏一起,也总称为“奏”,这些公文主要有
( )
A.章 B.表
C.册 D.驳议
E.议
18.国民党时期,签呈的使用特色具有( )
A.行文关系的内部性 B.具署名义的个人性
C.处理方式的批返性 D.行文内容的机要性
E.公文格式的规范性
19.在以下文种中,属于议决类文种的有( )
A.决定 B.决议
C.议案 D.会议纪要
E.会议纪录
20.民国时期使用的宣告性文种主要包括( )
A.布告 B.通告
C.公告 D.公报
E.通知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揭帖,是清代随本章附送相关部院、科、馆的________公文文种。
22.《保宁寺牒并帖》一文所处的时代为________。
23.誓书,实质上是________的一个分支。
24.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________和地支代月、代时制度。
25.清代、民国时期,对同一内容事项须发往若干机关的公文拟稿时均实行________。
26.交片,是民国时期由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使用的下行文种,主要用于:“承发陆海军大元帅训令、密令和________”。
27.民国时期,“布告”取代“¬¬¬¬_________”的地位,成为正规公文文件。
28.报告是下级对上级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的_________性文书。
29.针对突发事件,严重紧急态势而使用的指示叫_________。
30.解放前的通告文种,相当于今天_________用途的前身。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避讳制度
32.刺
33.代电
34.条例
35.决策性决定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文种演化的结果。
37.唐狄仁杰的《谏造大像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8.简述明、清时期,票演变为公文的发展阶段及清代票文的地位变化。
39.简述建国初设置“签报”文种的积极意义和不足。
40.简述现行的公文格式包含的主要内容。
六、分析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上书正文体》一文的写作背景及其在公文写作学上的意义。
附:上书正文体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
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矜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角,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领预搢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素,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或]闻:外州远县,仍踵敝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添宪司,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42.试述公函与便函的区别。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历年真题2006年4月全国高教自考“公文选读”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