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2006年4月自考刑法模拟题及解析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4 06:23:04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

2.受贿罪的犯罪客体是()
A.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B.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秩序
C.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D.交付财物的人的财产所有权

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而窃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其行为构成()
A.私自开拆邮件罪
B.盗窃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4.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中国公民
B.中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中国军事人员
D.中国外交人员

5.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6.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
B.犯罪结果的个数
C.犯罪意图的个数
D.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

7.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的是()
A.公司工作人员
B.企业工作人员
C.民间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D.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8.王某在拐卖女青年李某的途中多次强迫李某向他人卖淫。对王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A.直接以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进行处罚
B.以强迫卖淫罪进行处罚
C.以拐卖妇女罪和强迫他人卖淫罪进行数罪并罚
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进行处罚

9.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
C.国家机关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
D.外商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经理的人员

10.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
A.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
B.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
C.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D.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11.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该核准法院应是()
A.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2.数罪并罚时,管制的最高刑期是()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13.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15日以上15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D.15日以上20年以下

14.犯罪分子犯罪后有立功表现的,其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5.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
A.在法定刑限度以下判处刑罚
B.在法定刑幅度中线以下判处刑罚
C.按法定刑的最低限度判处刑罚
D.在法定刑限度以内相对于没有该从轻处罚情节判处较轻的刑罚

16.犯罪分子自动投案以后的下列表现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是()
A.交代了自己所犯数罪中的次要罪行
B.共同犯罪的主犯交代了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
C.共同犯罪的从犯承揽了共同犯罪其他共犯的全部罪行
D.如实供述了所犯之罪的主要情节和基本过程

1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
A.3年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
C.5年
D.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

18.下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中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是()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C.制作、出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D.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19.某甲意图杀某乙,乘乙在和他人打牌之机,向乙扔去一颗自制炸弹,不但炸死了乙,而且还炸伤了在场的某丙和某丁,炸毁某丁电视机一台,价值人民币80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的犯罪是()
A.爆炸罪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0.下列四种财物中,不能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的是()
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B.他人的遗失物
C.他人的遗忘物
D.他人的埋藏物

21.对引诱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A.以嫖宿幼女罪论处
B.以强迫卖淫罪论处
C.以引诱卖淫罪论处
D.以引诱幼女卖淫罪论处

22.走私分子赖某在驾驶大型货轮走私成品油的过程中,指使他人将登上货轮进行例行检查的海关缉私人员全部打落水中。对赖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A.以走私罪进行处罚
B.以妨害公务罪进行处罚
C.按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进行数罪并罚
D.走私行为和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2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A.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C.应当独立剥夺政治权利
D.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4.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A.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
D.不应撤销缓刑,但对所发现的罪应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25.下列罪犯中依法不得适用假释的是()
A.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罪犯
B.犯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C.犯受贿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D.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26.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是()
A.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
B.犯罪分子是否已经接近作案目标
C.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

27.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刑法解释是()
A.文理解释
B.扩张解释
C.类推解释
D.限制解释

28.行为人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2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0.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在于()
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
B.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
C.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D.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二、多项选择题(本在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性要件包括()
A.犯罪行为
B.犯罪结果
C.因果关系
D.犯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E.犯罪特定的方法

3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
A.走私罪
B.金融诈骗罪
C.侵犯知识产权罪
D.危害税收征管罪
E.扰乱市场秩序罪

33.构成伪证罪的主体有()
A.证人
B.鉴定人
C.记录人
D.翻译人
E.辩护人

34.某甲先后犯三罪:一罪判处拘役6个月;一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万元;一罪判处无期判徒刑。对某甲实行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体现了()
A.限制加重原则
B.折衷原则
C.并科原则
D.吸收原则
E.相加原则

35.下列刑法基本原则中,属于刑法典明文规定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E.罪及个人、反对株连原则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7.正当防卫
38.累犯
39.过失致人死亡罪
40.渎职罪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控制死刑适用的规定。
42.简述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
43.简述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

五、论述题(11分)
44.试述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及其处罚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汽车司机张某驾驶“130”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将一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刘某、李某撞倒,致刘某当场死亡、李某重伤,张立即停车将被害人李某抬在自开的车上驶向医院抢救;途中张突然停车,将伤者扔在偏僻地段驾车逃窜,致其死亡。
问: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肇事撞人的行为和将伤者扔掉致其死亡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否相同?如何处罚?

46.犯罪嫌疑人丁某用贩卖海洛因获得的巨款购买了一辆进口小轿车之后将购车的资金来源告诉好友彭某,并要他别告诉任何人。丁某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逮捕后,彭某从丁某家中将小轿车开回自己家。当司法机关找彭某调查小轿车的来源时,彭某谎称小轿车是借一位外国朋友的钱买的,自己准备开出租车营利。其实,是想协助丁某将小轿车卖掉获得现金。
问:彭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罪?说明理由。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B  2、 C  3、 B  4、 B  5、 B
6、 D  7、 D  8、 A  9、 D  10、D
11、D  12、D  13、A  14、A  15、D
16、D  17、D  18、D  19、B  20、B
21、D  22、C  23、B  24、C  25、D
26、C  27、C  28、B  29、D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31、BCDE    32、ABCDE   33、ABCD    34、CD     35、ABC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大小、刑事责任程度相适应,罚当其罪。
37.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38.是指因犯罪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39.是指由于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40.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我国刑法关于控制死刑适用的规定是:(1)死刑适用范围的限制,(2)适用死刑犯罪主体的限制,(3)死刑核准程序的限制,(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42.(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或者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出于挪用的直接故意。

43.(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行为人具有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3)主体只能是国家司法机关侦察、检察、审判等司法工作人员;
(4)主观上只能出自故意。

五、论述题(本大题11分)
44.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条确定了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以刑法分则规定为限。
对单位犯罪的处罚采用“两罚制”(或称双罚罚制)。惩罚犯罪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仍然是因单位犯罪而受惩罚,不是以自然人犯罪的名义承担刑事责任。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16分)
45.(1)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超速行驶,驶入非机动车道上将骑车人撞死、撞伤,属交通肇事罪,主观上是过失的心理态度。
(2)将伤者扔在偏僻地段,不能得到及时抢救致其死亡的行为,主观上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故意的态度。
(3)根据我国《刑法》关于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规定以及刑法理论关于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张某构成该二罪,应对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46.彭某的行为构成洗钱罪。其理由:
(1)彭某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制度,同时也侵犯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影响了打击毒品犯罪。
(2)彭某在客观上实施了明知是毒品犯罪违法所得,而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3)彭某在主观上出自故意,即明知丁某的小轿车是用毒品犯罪非法所得购置的,丁某归案后,彭某欲协助丁某将小轿车卖掉获得现金。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法学类2006年4月自考刑法模拟题及解析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faxue/11459.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

2006年4月自考刑法模拟题及解析

整理:陕西自考网 时间:2018-05-24 06:23:04   浏览(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

2.受贿罪的犯罪客体是()
A.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B.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秩序
C.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D.交付财物的人的财产所有权

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而窃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其行为构成()
A.私自开拆邮件罪
B.盗窃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4.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中国公民
B.中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中国军事人员
D.中国外交人员

5.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6.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
B.犯罪结果的个数
C.犯罪意图的个数
D.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

7.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的是()
A.公司工作人员
B.企业工作人员
C.民间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D.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8.王某在拐卖女青年李某的途中多次强迫李某向他人卖淫。对王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A.直接以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进行处罚
B.以强迫卖淫罪进行处罚
C.以拐卖妇女罪和强迫他人卖淫罪进行数罪并罚
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进行处罚

9.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
C.国家机关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
D.外商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经理的人员

10.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
A.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
B.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
C.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D.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11.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该核准法院应是()
A.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2.数罪并罚时,管制的最高刑期是()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13.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15日以上15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D.15日以上20年以下

14.犯罪分子犯罪后有立功表现的,其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5.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
A.在法定刑限度以下判处刑罚
B.在法定刑幅度中线以下判处刑罚
C.按法定刑的最低限度判处刑罚
D.在法定刑限度以内相对于没有该从轻处罚情节判处较轻的刑罚

16.犯罪分子自动投案以后的下列表现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是()
A.交代了自己所犯数罪中的次要罪行
B.共同犯罪的主犯交代了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
C.共同犯罪的从犯承揽了共同犯罪其他共犯的全部罪行
D.如实供述了所犯之罪的主要情节和基本过程

1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
A.3年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
C.5年
D.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

18.下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中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是()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C.制作、出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D.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19.某甲意图杀某乙,乘乙在和他人打牌之机,向乙扔去一颗自制炸弹,不但炸死了乙,而且还炸伤了在场的某丙和某丁,炸毁某丁电视机一台,价值人民币80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的犯罪是()
A.爆炸罪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0.下列四种财物中,不能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的是()
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B.他人的遗失物
C.他人的遗忘物
D.他人的埋藏物

21.对引诱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A.以嫖宿幼女罪论处
B.以强迫卖淫罪论处
C.以引诱卖淫罪论处
D.以引诱幼女卖淫罪论处

22.走私分子赖某在驾驶大型货轮走私成品油的过程中,指使他人将登上货轮进行例行检查的海关缉私人员全部打落水中。对赖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A.以走私罪进行处罚
B.以妨害公务罪进行处罚
C.按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进行数罪并罚
D.走私行为和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2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A.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C.应当独立剥夺政治权利
D.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4.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A.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
D.不应撤销缓刑,但对所发现的罪应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25.下列罪犯中依法不得适用假释的是()
A.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罪犯
B.犯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C.犯受贿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D.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26.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是()
A.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
B.犯罪分子是否已经接近作案目标
C.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

27.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刑法解释是()
A.文理解释
B.扩张解释
C.类推解释
D.限制解释

28.行为人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2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0.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在于()
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
B.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
C.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D.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二、多项选择题(本在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性要件包括()
A.犯罪行为
B.犯罪结果
C.因果关系
D.犯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E.犯罪特定的方法

3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
A.走私罪
B.金融诈骗罪
C.侵犯知识产权罪
D.危害税收征管罪
E.扰乱市场秩序罪

33.构成伪证罪的主体有()
A.证人
B.鉴定人
C.记录人
D.翻译人
E.辩护人

34.某甲先后犯三罪:一罪判处拘役6个月;一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万元;一罪判处无期判徒刑。对某甲实行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体现了()
A.限制加重原则
B.折衷原则
C.并科原则
D.吸收原则
E.相加原则

35.下列刑法基本原则中,属于刑法典明文规定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E.罪及个人、反对株连原则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7.正当防卫
38.累犯
39.过失致人死亡罪
40.渎职罪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控制死刑适用的规定。
42.简述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
43.简述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

五、论述题(11分)
44.试述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及其处罚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汽车司机张某驾驶“130”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将一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刘某、李某撞倒,致刘某当场死亡、李某重伤,张立即停车将被害人李某抬在自开的车上驶向医院抢救;途中张突然停车,将伤者扔在偏僻地段驾车逃窜,致其死亡。
问: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肇事撞人的行为和将伤者扔掉致其死亡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否相同?如何处罚?

46.犯罪嫌疑人丁某用贩卖海洛因获得的巨款购买了一辆进口小轿车之后将购车的资金来源告诉好友彭某,并要他别告诉任何人。丁某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逮捕后,彭某从丁某家中将小轿车开回自己家。当司法机关找彭某调查小轿车的来源时,彭某谎称小轿车是借一位外国朋友的钱买的,自己准备开出租车营利。其实,是想协助丁某将小轿车卖掉获得现金。
问:彭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罪?说明理由。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B  2、 C  3、 B  4、 B  5、 B
6、 D  7、 D  8、 A  9、 D  10、D
11、D  12、D  13、A  14、A  15、D
16、D  17、D  18、D  19、B  20、B
21、D  22、C  23、B  24、C  25、D
26、C  27、C  28、B  29、D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31、BCDE    32、ABCDE   33、ABCD    34、CD     35、ABC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大小、刑事责任程度相适应,罚当其罪。
37.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38.是指因犯罪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39.是指由于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40.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我国刑法关于控制死刑适用的规定是:(1)死刑适用范围的限制,(2)适用死刑犯罪主体的限制,(3)死刑核准程序的限制,(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42.(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或者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出于挪用的直接故意。

43.(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行为人具有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3)主体只能是国家司法机关侦察、检察、审判等司法工作人员;
(4)主观上只能出自故意。

五、论述题(本大题11分)
44.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条确定了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以刑法分则规定为限。
对单位犯罪的处罚采用“两罚制”(或称双罚罚制)。惩罚犯罪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仍然是因单位犯罪而受惩罚,不是以自然人犯罪的名义承担刑事责任。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16分)
45.(1)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超速行驶,驶入非机动车道上将骑车人撞死、撞伤,属交通肇事罪,主观上是过失的心理态度。
(2)将伤者扔在偏僻地段,不能得到及时抢救致其死亡的行为,主观上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故意的态度。
(3)根据我国《刑法》关于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规定以及刑法理论关于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张某构成该二罪,应对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46.彭某的行为构成洗钱罪。其理由:
(1)彭某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制度,同时也侵犯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影响了打击毒品犯罪。
(2)彭某在客观上实施了明知是毒品犯罪违法所得,而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3)彭某在主观上出自故意,即明知丁某的小轿车是用毒品犯罪非法所得购置的,丁某归案后,彭某欲协助丁某将小轿车卖掉获得现金。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